摘要:【財新網】(記者 張娛)11月1日公佈的10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1.7,較9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回升,與2017年2月持平,均爲2017年以來最高。出廠價格指數則在收縮區間內繼續下降,受訪廠商稱,市場價格普遍下行,不得不選擇隨之降價。

(原標題:10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51.7 連升四月)

10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51.7 連升四月

【財新網】(記者 張娛)11月1日公佈的10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1.7,較9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四個月回升,與2017年2月持平,均爲2017年以來最高。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並不一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0月製造業PMI錄得49.3,下降0.5個百分點,僅略高於春節所在的2月,爲年內次低。

10月新訂單指數大幅上揚,創下2013年2月以來最高,外需明顯改善,新出口訂單指數顯著反彈至榮枯分界線以上,爲2018年3月中美貿易衝突爆發以來最高。廠商普遍反映,市況有所轉強,海內外客戶需求均出現改善。

內外需大幅好轉,帶動廠商擴大生產,產出指數已連續四個月上升,爲2017年以來最高。分類數據顯示,三大產品類別產量均有所增長,其中投資品類領先。

不過,生產增加並未帶動就業回升,10月就業指數在收縮區間內顯著回落,創逾一年來最低。許多廠商在僱員自願離職後並沒有填補空缺,同時也採取了成本控制的措施。

需求改善帶動廠商增加採購,但其庫存行爲仍較審慎。10月採購庫存指數在擴張區間內小幅回落;受廠商動用存貨交貨影響,成品庫存指數則重返收縮區間,但降幅輕微。

10月平均投入成本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低於上月。受訪廠商稱,金屬、煤和農產品等原料價格出現上漲。出廠價格指數則在收縮區間內繼續下降,受訪廠商稱,市場價格普遍下行,不得不選擇隨之降價。分類數據顯示,除消費品類價格有所上升,中間品類與投資品類產品售價均出現下降。

10月中國製造業界對未來12個月生產前景樂觀度出現改善,升至六個月最高,但仍處於歷史低點。業界對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存在和環保治理影響仍感憂慮。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10月中國經濟繼續以較快速度修復,倘若終端需求,尤其是基建和出口好轉得以持續,製造業將逐步具備企穩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