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混合動力、堅持佈局鎳氫電池的科力遠,如今也開始涉足燃料電池領域。

4月3日,科力遠(600478)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2017年至今,公司建成了國內先進的膜電極研究潔淨實驗室與催化劑合成與檢測實驗室。目前實驗平臺上,已具備較完整的膜電極電性能測試評價能力、催化劑關鍵性能測試評價能力;在合成製備能力方面,膜電極實驗室中能製備功率密度達到國內較先進水平的膜電極樣品。催化劑實驗室中已可獲得與目前最成功國際商業催化劑水平相當的催化劑樣品。

針對國內膜電極工程化方面,公司完成了工程化的技術路線的論證,並針對該技術路線中的關鍵製備技術,通過在日本著名的膜電極工程化設備供應商的上線實測驗證,已突破其中適於工程化設備的漿料配製課題。

資料顯示,科力遠(600478)創建於1998年,以專利技術進入儲能行業並迅速崛起。

2008年,科力遠看好混合動力汽車前景,在鎳產業領域深耕多年後,向下遊延伸,進入HEV鎳氫動力電池組領域。當年7月,科力遠與超霸科技(香港)合資成立湖南科霸,科力遠控股75%。2009年7月,湖南科霸首條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能量包全自動規模生產線落成,當年訂單爲零。2010年、2011年,湖南科霸的營收均爲零,連續兩年虧損。

2011年2月,科力遠收購了日本松下的日本湘南CORUNENGRY株式會社(下稱“日本湘南”),當時,科力遠董事長鍾發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宣稱,科力遠將從此打通鎳氫電池全產業鏈,立志成爲混合動力領域的英特爾。

然而,數年過去了,現實依舊慘淡:日本湘南動力電池2013-2015年產能利用率分別爲 86.35%、54.44%和31.72%,2016年1-9月產能利用率爲18.32%。科力遠稱,產能下滑主因在於日本湘南的原大客戶本田汽車產品轉型,新車系列未採用鎳氫電池。

而事實上,放棄鎳氫電池的何止是本田。回頭來看,科力遠執着於鎳氫電池,這樣的戰略方向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現在還存在很多爭議。

不可否認的是,鎳氫電池與鋰電池相比,有着安全性高、壽命長、成本低的優點。但隨着鋰電池技術突飛猛進,其憑藉質量輕、儲存能量大,可再次充電的優勢一舉成爲國內外HEV領域汽車廠商的主攻方向。這讓科力遠錯失一輪發展機遇。

如今隨着電動汽車補貼的退坡,燃料電池風頭正盛,但核心材料膜電極及催化劑主要依賴進口,成本高昂,國產技術亟待突破。此時科力遠將矛頭瞄準燃料電池核心材料,搶佔國產膜電極及催化劑先機意圖明顯。但當前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速度偏慢,上游產業鏈能否實現技術突破存在不確定性,科力遠材料研發距離商業化應用尚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