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進一步促進成都科幻產業集聚與發展,團結和培養科幻創作傳播人才,爲聚力打造成都“科幻之都”名片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邀請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凱文•安德森(Kevin J Anderson)、麗貝卡·莫斯塔(Rebecca Moesta)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來蓉採風參觀,尋覓蜀地風光,感受天府文化,爲科幻創作積累創作素材。如今,成都不光有《科幻世界》雜誌和國內科幻最高獎項“銀河獎”,還誕生了“華語科幻星雲獎”和“未來科幻大師獎”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獎項,以及一批科幻文創機構,使成都成爲20多年來國內最主要的集聚科幻人才之地和全球科幻盛會主辦城市之一。

爲進一步促進成都科幻產業集聚與發展,團結和培養科幻創作傳播人才,爲聚力打造成都“科幻之都”名片營造良好的網絡氛圍,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邀請美國著名科幻作家凱文•安德森(Kevin J Anderson)、麗貝卡·莫斯塔(Rebecca Moesta)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來蓉採風參觀,尋覓蜀地風光,感受天府文化,爲科幻創作積累創作素材。

今天(31日),他們夫婦二人來到成都大熊貓基地,觀看可愛的大熊貓尋找創作的源泉。凱文•安德森表示終於看到了可愛的大熊貓,看到了成都人民爲保護大熊貓所做出的各種努力,讓他對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他覺得成都的建築和自然環境有其獨特性,在他今後的文學創作中,他會將成都元素融入其中。

凱文•安德森:全球頂級暢銷科幻小說作家,代表作包括《沙丘》《星球大戰》《X檔案》。

“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窪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成都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科幻文學優勢在轉化成文化創造和文化產業優勢,助力成都高水平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同時,也讓“科幻之都”成都閃耀世界舞臺。

從成都科幻土壤 走出國際知名作家

回顧中國科幻走過的歷程,成都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說到中國科幻的發展,就不得不提在1979年創立於成都的科幻世界雜誌社。科幻世界雜誌社發掘、培養出了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等一批明星作家。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郝景芳、韓松等響噹噹的科幻文學界大腕,都曾是《科幻世界》雜誌的一名普通作者。《三體》《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等如今大放異彩的劉慈欣作品,最初都刊登在這本雜誌上。可以說,國內幾乎所有頂級科幻作家,最早都是通過成都被全國乃至全世界認識的。

如今,成都不光有《科幻世界》雜誌和國內科幻最高獎項“銀河獎”,還誕生了“華語科幻星雲獎”和“未來科幻大師獎”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獎項,以及一批科幻文創機構,使成都成爲20多年來國內最主要的集聚科幻人才之地和全球科幻盛會主辦城市之一。

全產業鏈佈局 科幻之都地位凸顯

成都濃厚的科幻氛圍,爲科幻作家的成長提供了豐厚土壤,科幻世界雜誌社就如同一個播種機,讓更多科幻作品在這裏生根發芽。蓬勃發展的科幻產業的提升發展凸顯着成都作爲中國科幻之都的地位。

隨着科幻產業逐漸火熱,成都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中國科幻城”(中國科幻產業園),大力發展科幻文化產業。項目建成後,“中國科幻城”將成爲具有產業集聚效應和特色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也是國內一流、西部領先的主題文化產業園區,並以此爲基礎延伸衆多產業鏈,最終成爲與國際接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文化產業集團。

成都科幻產業具有全國領先地位。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47億元,去年9月在成都高新區成立首家分公司的MORE VFX,承接了《流浪地球》800多個特效鏡頭。

今年暑期上映的“成都造”動畫電影《哪吒》,目前累計票房超過40億元人民幣,成爲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衆多高校的科幻社團、一批致力於科幻產業發展的機構或企業如“賽凡文化”“成都八光分文化傳播公司”“科幻郵差”等也爲四川科幻產業的發展增添着動能空間。各類文創產品頻出、科幻作家培養計劃、科幻進校園等活動,更是如火如荼。

神鳥知訊記者 /吳駱雲

編 輯 / 焦太霞

責 任 編 輯 / 王恩華

值 班 主 任 / 餘 忠 韓雨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