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走向

中央要求推動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

4月9日消息,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推動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

中共中央、國務院: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4月9日消息,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支持構建農業、工業、交通、教育、安防、城市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規範化數據開發利用的場景。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推動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

工信部:全球疫情蔓延可能引發斷供 指導電子信息製造企業尋求可替代產品

4月9日消息,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組織召開2020年一季度電子信息製造業經濟運行分析視頻會議。會議指出,在後續開展電子信息製造業經濟運行分析工作中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繼續跟蹤全球疫情蔓延對行業的影響,特別是要以龍頭企業爲抓手開展調查研究;二是化危爲機,對於因全球疫情蔓延可能引發的斷供,指導企業尋求可替代產品,增強產業鏈抗風險能力;三是積極研究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內需市場潛力,實現供需良性循環。

項目動態

截至發稿前,科創板申報企業236家;進入“已問詢”階段企業43家;進入“提交註冊”階段企業15家;“註冊結果”企業106家。

今日科創板個股漲跌互現,5只個股漲超5%。其中,新股N京源漲102.58%,N三友漲71.76%,開普雲漲12.33%;芯源微跌5.47%,交控科技跌4.21%。

明星公司

英特爾:7nm將在2021實現產品首發

4月9日消息,英特爾宣佈,英特爾的創新迴歸兩年週期。英特爾稱,10nm良品率大幅提升,2020年將推出一系列新品。7nm將在2021實現產品首發,2022年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

浪潮王恩東: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的新基建

4月9日消息,今日,在IPF2020(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大會上,浪潮集團執行總裁、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提出,智算中心將成爲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須的重要基礎設施。智算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爲平臺,以數據爲資源,能夠以強大算力驅動AI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通過網絡以雲服務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

百度發佈“ACE 交通引擎”, 已在10餘個城市落地實踐

4月9日消息,今天,百度Apollo正式對外發布“ACE 交通引擎”。百度方面表示,這是國內外第一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目前,百度“ACE 交通引擎”綜合解決方案已在北京、長沙、保定等10餘個城市落地實踐。

瓴盛科技將推首顆AIoT芯片 預計下半年量產

4月9日消息,據集微網從業內人士獲悉,瓴盛科技即將推出第一款面向多領域的AIoT芯片產品,該款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量產。上述人士透露,瓴盛科技首款AIoT芯片將採用11nm FinFET製程工藝,集成了AI處理引擎,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安防監控、人臉識別、視頻會議、車載終端、運動相機等多種智能物聯網領域,提供了足夠的AI處理能力來滿足行業需求和家用需求。

寧德時代與國網綜能再合作 在寧德合資成立儲能企業

4月9日消息,天眼查數據顯示,4月3日,寧德時代與國網綜能等共同出資的國網時代(福建)儲能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爲4億元,法定代表人爲該公司董事長任偉理,註冊地址位於福建省寧德市,經營範圍包括電力儲能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維,儲能研發、集成,儲能調試等技術服務,以及爲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儲能專業解決方案。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寧德時代和國網綜能各出資1.6億元、持股40%,並列第一大股東。

中國電信計劃集採5G手機400萬臺

4月9日消息,近日,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中國電信內部已召開終端會議,規劃了2020年全年的5G終端規模發展以及具體的5G手機銷量、泛智能產品銷量的目標。針對中國電信自營終端主要指標,計劃同比增長30%,其中中國電信天翼終端公司計劃全年集採5G手機銷量突破400萬臺,集採泛智能產品銷量突破1300萬臺,收入力爭達到124億元。  

科技前瞻

騰訊造出中國第一臺臨牀應用智能顯微鏡

4月9日消息,騰訊AI Lab近日造出一臺智能顯微鏡,並獲得了NMPA頒發的註冊證。這是中國第一臺獲准進入醫院臨牀應用的智能顯微鏡。介紹稱,騰訊智能顯微鏡能通過提供精準定量分析,識別和區分相似細胞,提高結果的精準度和一致性。智能顯微鏡於2018年開始研發,由騰訊提供AI技術、舜宇光學科技提供硬件研發、金域提供病理專業知識與專家資源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