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球範圍內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過去幾十年裏一直揮舞制裁大棒打壓一些不服從國家。就在伊朗用導彈發起報復行動過後,美國近日宣佈對伊朗採取新一輪的制裁,結果導致不少中企受到波及,在面對記者提問時,耿爽就回擊道,中伊兩國之間的合作合乎國際法,會堅定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過去幾十年的經歷說明,制裁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各方矛盾,因爲處理國際問題需要的不是打壓與孤立,而是應當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採取對話協商的平和方式處理問題,避免最壞情況的發生。
美國製裁中也有不少的失敗案例,如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按照項目規劃,一旦建成歐洲可從俄羅斯獲得充足便宜的天然氣,不用擔心斷氣等問題的突然出現。但在美國看來,該項目的建成會損害美國的利益,爲了阻止該項目,參與建設的歐洲企業因害怕受到美國製裁紛紛停止了作業,但俄羅斯早已做好的準備,對美國放話可以獨立完成“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
在美國製裁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過程中,德國多次表示反對直言項目必須按照預期的計劃建設,有意擺脫美國的限制,因爲在歐洲國家看來,美國製裁該項目主要是爲了破壞歐洲的能源安全,讓歐洲繼續依附美國,淪爲美國的戰略棋子。
結合以上可以看出,美國看似義正言辭的制裁,並沒有其說的那麼光明正大,其中隱含着美國打壓對手與盟友的設想,典型案例就是波音與空客的競爭,表面上看這是航空巨頭間的商業競爭,但實際上是美國與歐洲在航空領域主導權的競爭。
對於一些國家來說,美國的制裁有時候就是最後一根稻草,如南美國家委內瑞拉,先後2任總統堅定“反美”有意擺脫美國的控制,但在美國的制裁封鎖下,委內瑞拉出現了物資緊缺的情況,國內物價體系崩潰,民生困苦,如若不是馬杜羅依舊獲得軍方支持,美國扶植的代理人瓜伊多可能已經推翻馬杜羅,讓委內瑞拉淪爲美國的附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