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大控股的首席戰略官蘇曉鵬介紹到,在投資方面,光大控股緊隨市場,投資審慎,有保有壓,整體步伐放緩,2019年新增、追加的私募股權投資項目共60個,整體規模約58.82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下降了59%。光大控股在項目退出方面,優先選擇成熟項目並在合適時機獲利退出,基金管理業務退出與部分退出項目共計33個,實現現金迴流約40億港元。

原標題:光大控股擬拓展併購業務,如何把握疫情之下的機遇?

“目前在疫情的背景下,我們不但要讓自己健康的活下去,而且要利用這個機會,聚焦我們的資源和力量,將分散的投資能力集中到重點領域。就正如集中炮火攻一處城牆,由此打開我們業務發展的局面。通過內部的優化管理,通過重倉的價值、低估值的投資,以及併購的發展,希望能在這一次補齊業務的短板,增強公司的內部的協同。”3月19日,光大控股(00165.HK)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趙威在2019年電話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在全球爆發擴展,對於光大控股來說,短期經營存在影響,但作爲價值投資者,更要把握危機中的機遇。

2019年光大控股與多個地方政府展開了重點的合作,根據地方自身和產業上的發展需求,因地適宜的設立了多個產業基金。疫情期間,光大控股迅速在湖北推進建設東湖光控科金創新基金和中交光谷1帶1路產業基金,助力當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光大控股的收入總額爲55.1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全年實現股東應占盈利爲22.3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8%。全年光大控股旗下基金管理總規模約爲1570億港元,較2018年底增長9%,創歷史新高,管理基金數量爲69只,投後管理項目188個。

2019年PE行業加大退出步伐

2019年,中國PE市場募資和投資總額雙雙出現下滑,市場化募資金額同比下降27.3%。國內PE投資總額人民幣5940億元,較2018年下降30.3%,創投完成投資人民幣1578億元,同比降幅約25%。

光大控股的首席戰略官蘇曉鵬介紹到,在投資方面,光大控股緊隨市場,投資審慎,有保有壓,整體步伐放緩,2019年新增、追加的私募股權投資項目共60個,整體規模約58.82億元,相比2018年同比下降了59%。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募資和投資出現回落,2019年,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的退出情況較爲可觀,全國共實現2949筆退出。蘇曉鵬在業績會上表示,得益於2019年內地科創板的推出,國內項目的退出速度開始加快步伐,整個市場同比退出金額上升了19.0%。

光大控股在項目退出方面,優先選擇成熟項目並在合適時機獲利退出,基金管理業務退出與部分退出項目共計33個,實現現金迴流約40億港元。自有資金業務退出與部分退出項目共18個,實現現金迴流約37億港元。

“光大控股的項目退出方式較爲多元化,除了在境內外通過上市IPO退出,也通過市場間的股權轉讓或者是資產證券化,在整個退出佔比上,已經上市的項目佔的比例大概是33%,通過股權轉讓退出的比例大概是24%。其他多元化的方式佔41%,所以光大控股能夠充分利用跨境能力,以及多產品能力實行多元化組合的退出方式,實行現金的迴流。”蘇曉鵬稱。

危中求進,加大併購業務發展

面對2020年新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趙威表示,疫情在全球爆發擴展,特別是在歐美的蔓延,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造成恐慌性心理的局面出現。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講,短期內給也造成了巨大陣痛。“逆週期政策的出臺和新一輪調控政策的實施。讓我們相信隨着疫情的逐漸平穩,經濟上企業的盈利也將會隨之改善,週期的環境也將發生變化,預計將對經濟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支撐。對於私募行業來說,依然處於調整的階段,存量投資風險還將繼續暴露。短期內企業的募資退出都將面臨着一定的困難。但隨着中國的金融開放政策和資本市場政策的推進,行業的景氣度有望逐步的恢復。我們認爲光大控股是危中有機,爭取把握住結構性的投資機遇,穩中求進,持續推進戰略轉型和深化,提高業績,化解風險。”趙威稱。

據趙威介紹,光大控股對此做出了兩方面的準備,首先,在估值下跌出現一些投資機會時,繼續按照制定好的投資計劃和策略,堅定不移加大投資,並且對進入到光大控股價值區域的企業加大投資的力度。其次,對目前已有資產的質量、存量結構進行調整,集中資源和資金優勢,進一步實現投資的結構性調整。

光大控股計劃在2020年進一步擴大跨境業務,通過拓展海外業務、收購海外公司或在當地設立合資資管公司等方式加強海外佈局,圍繞”1帶1路”的主題,在基礎設施、高新技術領域方面繼續“走出去”與“引進來”。據介紹,目前光大控股已經有一支併購基金,主要運營海外併購業務,另外,基礎設施基金也在做併購項目。

“在2020年,光大控股正在籌劃新的併購基金。同時在目前市場過度反應的情況下,我們有多種方式來進行併購,只要是符合我們併購的標準,我們也有多種方式設立併購基金。能夠進一步增強平臺型資產管理公司的標的,我們都將密切跟蹤、搜尋、研究,方式不限於成立併購基金。”趙威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