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當政期間在前半期開創了開元盛世,在後半期卻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可以說是在前半生用盡了所有的運氣,纔將唐朝推到了萬國來朝的最鼎盛時期,可是在後半生卻開始放縱自己飲酒享樂,每日與自己的貴妃楊玉環尋歡作樂,不理朝政,甚至任用一些奸臣導致唐朝多年的基業被一點一點損壞。好在唐朝經營多年,沒有被唐玄宗一人就敗光所有的氣運,還是有一些著名的將領還忠誠的守護着李唐的江山。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而這些名將當中最爲著名的大概就是郭子儀和李光弼了,他們兩位是平叛安史之亂的主要力量,且不說郭子儀的兒子還娶了皇帝的女兒,甚至還發生了醉打金枝的事件,讓這段佳話流傳千古。就說李光弼,在戰場上也是衝鋒陷陣,斬殺無數敵兵敵將,爲李唐江山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相較於郭子儀來看,李光弼的結局卻並不是很好,這是爲什麼呢?

小編對這個問題十分的好奇,所以也研究了很多的歷史資料,在縱觀李光弼一生之後小編髮現,李光弼最後結局淒涼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而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光弼本身性格太過剛直衝動,面對人際交往中的衝突不善於轉圜,說的好聽是他不畏強權,說的不好聽是他這個人沒有絲毫的人情味,所以當他失去手中的權力之後,便落得個衆叛親離的下場。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小編就列舉幾個事件來詳細的對李光弼這種性格做一個具體的分析。

首先來說說崔衆事件,當時李光弼奉唐肅宗的命令前往太原,收編當地的軍隊。因爲原來的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是一位非常軟弱的人,無論是政治還是軍隊都處理不好。

所以唐肅宗便派御史崔衆先把這些權力收過來,等到李光弼到來之後,再將這行政和軍事大權都交給李光弼。可是當李光弼到達太原之後卻發現,御史崔衆是一個非常討厭的人,靠着唐肅宗的寵幸非常的囂張跋扈。

崔衆因爲前太原節度使王承業被唐肅宗所嫌棄,所以就一點面子都不給王承業,經常當着很多人的面就開始羞辱他。可是王承業本來就已經被唐肅宗所不待見,自然也不敢與崔衆爲敵,只能默默忍受。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崔衆便更爲跋扈,但是李光弼卻不是那種任人揉捏的人,他來到太原之後見到了崔衆。本想直接從崔衆的手中接過軍政大權便罷了,可哪知那崔衆竟然是一個不知死活的人,李光弼一向治軍極嚴爲人十分耿直,見崔衆有心爲難,直接便派手下的士兵將崔衆拿下。

在衆人面前便要處死他,這時宮中的傳旨宦官前來傳旨,說要升崔衆爲御史中丞,其實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崔衆的錯,李光弼將崔衆殺了也並沒有什麼事情,只要日後向皇帝說明情況就可以了。

可是李光弼卻當場將傳旨的宦官罵了回去,說就算是崔衆升爲宰相,他也一定要將崔衆殺了。這樣的態度明顯是不將皇帝放在眼裏啊,可是當時又正是用人的時候,李光弼的領軍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皇帝就算是心中不滿也無法將李光弼殺掉,但是可想而知李光弼在皇帝的心中那點好的印象也不剩多少了。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李光弼不僅對皇上這樣,對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其他將領也是要求嚴格。僕固瑒是唐代名將僕固懷恩的兒子,僕固懷恩可以說是大唐的一大驍勇善戰的將軍。

僕固懷恩追隨郭子儀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戰功,在安史之亂中僕固懷恩的家中有46人戰死沙場,可以說是滿門忠烈了。無論是皇帝還是滿朝文武對於僕固懷恩的家族中人都分外的敬重,即便是僕固懷恩和他的兒子出現什麼做出什麼有所偏頗的事情,衆人也大多不怎麼追究。可是李光弼這個性格耿直的人去狠狠的得罪了這一家以忠義爲名的大家族。

事情的起因是僕固瑒見到安祿山手下的大將安太清的妻子十分美貌,便將這個叛軍之將的妻子搶到了自己的營帳之中。這件事情確實是違反軍規的,但是畢竟是有功之臣,而搶掠的女子也不是什麼良家婦女,而是敵方悍將的妻子而已。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在古代很多這些叛軍的妻子女兒都在戰後被流放或者充爲官妓,所以這件事情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可能就是會被人說一說罷了。但是這件事情讓李光弼知道了,李光弼竟然直接率領着自己的手下前去要人,甚至還殺了7名僕固瑒的守衛。

這件事讓樸固懷恩知道之後,直接向皇帝說,這不就是李光弼在替叛軍殺罰我們自己的士兵嗎?從此之後,但凡支持僕固懷恩的將士與李光弼皆勢同水火,而李光弼的行爲,說的好聽可以說他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說的不好聽還以爲是他專門找茬兒呢。

唐朝名將李光弼,平叛安史之亂卻晚景淒涼,原因只有一個

李光弼先是將皇帝得罪了個厲害,這下又將自己的戰友也得罪了,這就很能反映他的性格缺陷了,但是他所做出的奇葩事情還不止這兩項。

在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代宗幾次召見李光弼入朝,但是李光弼害怕自己被代宗的親信宦官所害,便接連拒絕,抗旨不尊。這樣的作爲無疑讓那些僅剩的支持他的大將和權臣失望,對他的那種敬畏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李光弼是先得罪了皇帝又得罪了自己的戰友。最後還自己將自己最後的名聲毀掉,所以在他的權力被奪去之後,再沒有人願意聽從他的命令,也無人尊重他。

李光弼晚景淒涼,也全是拜他那充滿缺陷的性格所致。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