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認爲,作爲一種重要的商品宣傳手段,廣告這一概念最早產生於15世紀以前的歐洲。而現代意義的廣告,直到18世紀,才隨着英國的大規模商業活動流傳起來,20世紀初才進入中國市場。但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其實,人們往往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爲宣傳商品、推銷商品的手段,廣告是遠遠早於概念便已存在的。

華夏大地在尚未開國的神農氏時期,由於沒有貨幣,只能通過以物易物進行交易。據《周易·繫辭》記載,神農氏時期,已有“日中爲市,集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的場面,這應該是最早的“實物廣告”了。《晏子春秋》中,商人們對於“懸牛首於門,而賣馬肉於內”表示不滿,認爲實物廣告必須誠實,“掛羊頭賣狗肉”的說法便出自於此。唐宋以後,貨物更爲豐富,文籍中類似的記載更多。如今百貨公司大賣場通過在櫥窗中陳列多彩的商品以吸引顧客,便是實物廣告發展延續至今的模樣。

口頭廣告

儘管中國自古就輕商,但是也產生了陶朱公、寡婦清這樣的大商人和《貨殖列傳》這樣的名作。歷史上以詩文、對聯等具有華夏特色的形式來宣傳商品的例子,可謂數不勝數,同時也有口頭、招牌、幌子等較爲低端的形式,記載於各類典籍之中,幾乎各朝各代俱有之。

最早有記載的口頭廣告出自於姜太公。姜太公在未遇到周文王時,曾做過屠夫。據屈原在《天問》中記載,姜太公在市場上“鼓刀揚聲”。

《韓非子·難一》中則描述了一個兼賣矛與盾的楚國人,他在誇耀自己賣的矛鋒利時稱其“無物不陷”,賣盾時則吹噓其堅固到“物莫能陷也”。

由於口頭廣告便於使用,古代的行商走販,多用高聲吆喝來招徠顧客。在馮夢龍所編寫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尋夫》中,有個小夥在集市上大喊“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郵鹹蛋,半分一個”;《水滸傳》中,楊志賣刀時稱自己的寶刀“一是砍銅剁鐵,刀口不卷,二是吹毛得過,三是殺人不見血”,形象地表達了刀的功能之齊全,雖無畫面,卻如見其景,實爲口頭廣告的佳作。

爲了更好地吸引賣家注意,同時減少口舌之勞和方言隔閡,賣主還會使用撥浪鼓、小銅鑼等擴大宣傳效果。有趣的是,這種叫賣聲傳入詩人耳中後,居然化爲絕美的佳句,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便是其在春雨淅瀝之時,一夜無眠,聽到叫賣杏花之聲後即興而作。

招牌廣告

如果說走街串巷的小行商多用聲音招徠生意,那麼佔地開店的商戶則會用招牌和幌子來吸引眼球。

招牌歷史短一些,何時出現無從考證,據估計唐代已有之,而在兩宋已大行於世。但見那畫汴梁開封的長卷《清明上河圖》中,已出現了大量招牌,包括藥鋪、香店、木行、絲綢業等等。有的酒肆還在入口處掛有“正店”二字,頗具生活氣息。當時開封城裏有名的酒店菜館,甚至還有正店、分號之別。另外,宋代的話本《京本通俗小說》中的鬼故事《碾玉觀音》中,玉匠崔待詔攜女鬼到潭州(今長沙)開了家雕琢玉器的店鋪,“出面招牌,寫着行在崔待詔碾玉生活”;而在由《白娘子永鎮雷峯塔》衍生的《義妖傳》等小說中,白娘子幫許仙在杭州開藥鋪時,也有類似的做法。後來店家爲了擴大知名度,還請了名人寫店招。野史傳聞中就有嚴嵩、乾隆爲店家寫招牌的故事。人們還把招牌視同名譽,商譽高的稱爲“金字招牌”,而欺瞞顧客不講誠信之事,被稱爲“砸招牌”。

幌子廣告

幌子廣告的資格則要老得多。在韓非子集子中,有篇《外儲說右上》,說有個宋國人開了家賣酒的店,不但量具很公道、質量非常不錯,待客的態度也好,而且“懸幟甚高”,這個幟便是作爲幌子的酒旗。

幌子的使用有多種形式,有的用文字,如“米”“酒”“茶”“書”,當鋪則是一個大大的“當”字;也有用隱語作暗示的招幌,如《水滸傳》中景陽崗下的酒肆是“三碗不過崗”;蔣門神搶來的快活林則是“醉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有的幌子是實物,一般是賣什麼掛什麼,如帽、麻;易壞的鮮物則用木製,如木頭魚、木頭蝦;也有借代的,如以葫蘆代酒,以盛油的油瓶代油等等。

幌子招客本是被文人雅士認爲很俗氣的商業之舉,但他們卻喜歡將其化入風雅的詩畫之中。韋應物有“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之句,辛棄疾則描寫了“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杜牧不但發現了“水村山郭酒旗風”,還在清明時節爲尋酒家而問及牧童,“牧童遙指杏花村”。

據《宣和畫譜》載,宋徽宗最喜招民間畫士入宮比試畫技,要求以詩句入畫。一次他以“竹鎖橋邊賣酒家”爲題,最終在得魁首者之畫中,只有小橋流水,茂密竹林,綠葉林梢高處,懸一寫着“酒”字的招簾,並無酒家實體出現,深得“鎖”字之妙。此畫不但被列入畫史,還成了如今高校藝術專業的教材。可見中國文化中酒、詩、畫廣告結合的強大。

詩文廣告

中國的商人一旦做大,往往喜歡以“儒商”自居,與文人雅士相交往,於是便會用詩文、對聯這種風雅的形式來點綴自己的商業行爲。南朝梁代的吳均給朋友寫了一信,描繪了富春江沿岸的風光,被認爲是中國山水之作的始祖文章。如今,自富陽到桐廬這“一百許裏”之中大大小小的賓館飯店,都懸掛張貼着用各種字體書寫這篇文章的作品。吳均先生大概不會想到,他的這篇文章會成爲後世的廣告用品。

在汴梁開封的長卷《清明上河圖》中,已出現了大量招牌,包括藥鋪、香店、木行、絲綢業等等。

詩歌自唐以後,詠物之作甚多,但一般均爲託物言志或是言情,主體是人而非物,唯有李白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主角純碎是作爲商品的美酒,這首《客中作》最爲酒商所重,現在有不少酒廠在產品包裝盒印上此詩作。

還有現在的茶葉盒上,多印着盧仝的七碗茶詩。晚唐詩人盧仝得到朋友送的新茶時,欣喜地寫了一首長歌寄友,其中有一段寫的是喝茶後的感受,從第一碗的“喉吻潤”,“二碗破孤悶”,直到“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下後是“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直接登仙飛昇而去也。

然而此處所述詩文,作者原意本不爲筆下之物廣而告之,只是爲後人所“利用”。

只有蘇東坡倒是確確實實寫了首廣告詩。蘇東坡一生不肯仰俯由人,卻又善於詩化生活。儘管仕途坎坷,貶謫之廣、之遠、之長,無人能出其右,然而從來都隨遇而安,反而因走遍天下更增閱歷。他所到之處,寫的風光詩文,在後來均成爲重要的旅遊資源。蘇東坡不但琴棋書畫詩酒花樣樣精通,還是美食家。相傳東坡先生謫居海南時,有個老太太制餅甚佳,然因地僻人稀,生意清淡。老太慕蘇東坡之名求上門來,蘇學士欣然題曰:“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該店頓時名聲大振。直至今日,多有餅家用此詩徠客。

對聯廣告

風雅的廣告載體還包括了對聯。對聯始於五代末期,由於中國文化素重對仗,早在《易經》中已有“水流溼,火就燥”之句。而有一種用於介紹商家特點、張貼於店門或店堂的對聯,則可做廣告之用。

車馬店的對聯廣告

都說行行出狀元,其實未必,但行行有對聯倒是真的,且其中不乏佳作。如杭州西湖邊有家兼作茶館的酒店,有聯曰“爲名忙,爲利忙,忙裏偷閒,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二兩酒來。”對仗工穩,文淺意深,雅俗共賞。從廣告的角度而言,還對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做了暗示。而且,“喝了茶去”還是佛教機鋒。

一般車馬店多習用“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但有家旅館用的卻是溫庭筠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讓人頓覺老闆不俗。

理髮業是滿人入關後才興於漢地的,有聯曰“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操天下頭等大事,做人間頂上功夫。”頗具自信。

古代理發店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明進入中國,增加了許多行業,隨之也出現了新的行業聯,如:“五湖四海,無遠弗及;九州萬國,有線皆通”是爲電話業所撰;而“仁者不以人爲力,列子乃御風而行”,據說是張謇爲南通汽車行所撰;張之洞還爲紡織業題聯“經綸天下,衣被蒼生”。在現代金融未進入中國時,我國只有錢莊,常用聯“常將有日思無日,每到取時想存時”,此聯銀行儲蓄也可用。

原來,廣告作爲重要的商品宣傳方式,並非只能通過大幅字畫、視頻傳媒這樣的近現代手段進行展現,在歷史悠久的中華大地上,早已出現了文化底蘊無比深厚的廣告形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