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頻裏,她穿着一套健身服,運動bra+短褲,大汗淋漓地做運動,青春又活力。

網友都很震驚:

“我手裏的辣條它突然就不香了。”

“美麗又自律,這是什麼神仙女孩。”

這清晰的手臂線條,若隱若現的腹肌……

OMG,我們“雲養”的女兒好像真的長大了!

暖心天使養成記

在Gigi印象中,多多還是《爸哪2》中的樣子,堅強、懂事,第一眼就覺得驚豔。

一雙漆黑的大眼睛像是會說話,童稚的小表情超多。

她不是觀衆偏愛的那種“逗趣耍寶型”小孩,但看完一季下來,別說大人了,連所有小孩都喜歡她。

因爲只要有多多在,她就能把所有弟弟妹妹都照顧得妥妥當當。

她會安慰因想念爸爸而哭個不停的Grace。

也能在大人不在的時候,及時調解小孩子之間的糾紛。

因爲年紀最長,所以她總要帶着一大班小朋友,邊做任務,邊應付着各種突發事項。

於是,“用生命在解釋任務”,卻總面臨絕望與無奈的多多,莫名成了笑點之一。

雖然在大人面前,多多也有拿不定主意,或是難過哭鼻子的瞬間。

但一到需要單獨行動的時候,她“很能扛事兒”的性格就發揮出了優勢,儼然一個小小的“精神領袖”。

後來的多多,不負衆望,一點一點成爲了優秀的大女孩。

她兩歲開始參演話劇,十年間走過40多個城市,演出500餘場。

從一練琴就哭的小女孩,

到第一次正式鋼琴比賽,就包攬無數一等獎。

7歲就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

曾經全英寫作劇本,震驚全網……

10歲,就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同臺交流無障礙。

11歲,登上國際T臺走秀,姿態落落大方。

平時,她會彈琴、拼圖、做模型,還會下廚烘焙做甜點。

看看人家的14歲,再看看自己的……Gigi真的酸不動了。

現在許願擁有一個這樣的女兒還來得及嗎?

幸福,就是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然而很難想象,就這麼一個樣樣優秀的可愛小女孩,卻常年被熱搜下的評論用各種難聽的話點評。

每次孫莉發多多的照片,總會有大人對“細節”揪住不放:

“這麼小就染頭髮?”

“怎麼小小年紀就打扮呢,太早熟了吧。”

這些話的背後,透露着他們潛意識中對孩子天性的無知、對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無視。

因爲在很多大人眼中,孩子是不需要有“我”,也不允許有“我”的。

在一些父母看來,孩子是不能有自己想法的。如果有,那也是“錯誤的”,需要被“糾正”的。

他們在內心都有這樣的設定:孩子必須怎樣、不可以怎樣……

只要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就是“叛逆”。

就像《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用極嚴格的標準來要求女兒,以爲能讓女兒“完美”地按照計劃成長。

可結果,卻是讓彼此都崩潰,甚至讓英子差點跳橋自殺。

其實,每個孩子應該長成什麼樣子,要由他們自己來決定。

正如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這一點,Gigi尤其欣賞黃磊夫婦。

很多人都忽略了,在《爸哪》中懂事的多多,其實也不過是個8歲的小女孩。

會傷心、難過、不捨,會在爸爸面前鬧小情緒。

但黃磊和多多一直就像朋友似的相處,從不會“代替”或是強迫她做決定,而是鼓勵她自己做選擇。

有一次,有人送給多多一隻小狗,貝兒想要討去玩。

黃磊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對貝兒說:“狗是多多姐姐的,你應該去問多多。”

真的,對家長來說“微不足道”的的東西,可能對孩子意味着許多。屬於孩子的東西,決定權應該在孩子那裏。

他更不會把多多當成“孩子”看待,而是會和大人相處一樣,和她平等對話。

有次多多說,不想戴着麥克風錄節目。

很多父母也許會教育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必須給我戴上!

但黃磊的做法是,耐心解釋,如果不戴觀衆就會聽不到你說話的聲音。

更絕的是自己演了一出“啞劇”,齜牙咧嘴一番:就像這樣,是不是很奇怪很難受?

多多若有所思,沒過多久,就再次把麥克風戴上了。

在黃磊看來,多多是個獨立的個體,她可以有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尊重孩子,他們會按自己的方式長大。

9歲時,黃多多想要打耳洞,孫莉不僅親自陪着去,還特地發微博:“小姑娘,恭喜你啊,爲你的勇氣點贊。”

多多從小愛美,喜歡倒騰口紅。

而黃磊不僅不阻止,還在話劇後臺,放心大膽地讓女兒給自己化妝……

從小在愛裏長大的多多,出落得自信陽光。

不僅形成了自己的審美,性格也非常獨立。

現在,如非出席活動,多多的衣服都是自己搭配。

甚至還可以自己設計服裝。

同爲哈利·波特粉,人家隨便就能彈出一首《海德薇格主題曲》。

空閒時間,多多還會陪妹妹練琴。

黃磊夫妻鼓勵她多看課外書,多多也展現出強烈的文學興趣,從小時候開始,抱着一本書就能待上一整天。

這個女孩,內心該有多麼靜謐、美好的小宇宙啊。

黃磊曾經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我認爲多多在十四、五歲,懵懵懂懂,情竇初開,對一個男孩兒喜歡,這是正常的。”

因爲他深信,無論在什麼年齡,都有資格體會愛。

做父母的,只需要把她往更好的、健康的方向去引導就夠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本人也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

黃磊說過:“再過十年、二十年,我和孫莉都不會變成親情,而是一輩子愛侶。”

羨煞旁人。

衆所周知,孫莉真不會做飯,“黃小廚”的手藝是專爲妻子練就的。

有時黃磊不在家,孫莉就到處去朋友家“蹭飯”。

直到多多都看不下去了,親手給老媽做飯。唉,秀恩愛也不能苦了孩子呀。

多多舞臺劇演出前,孫莉給她化妝,美滋滋地曬微博:好看嗎?

黃磊卻在下面“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你平時爲啥素顏了……

爲了找資料,Gigi去翻了一些古早花絮,卻不小心被餵了狗糧……

即便在孩子面前,他們也從不避諱對彼此的愛意,更不羞於親吻。

從小見識過這樣的愛,真不知道要什麼樣的男生才能打動多多。

Gigi也相信,以後多多遇到愛的時候,也會懂得平等相處和珍惜。

有人說,黃多多爲何總是上熱搜?這家人是否在營銷自己?

其實Gigi看來,只是人們想通過觀察明星的教育方式,來獲得一套所謂“正確”或是“流行”的教育方法。

因而,“星二代”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茶餘飯後的消遣談資。

可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呢?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各有各的不同。

孩子只有一次童年。父母能給孩子的,並非是最豪華的衣食住行、最昂貴的補習班。

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那獨一無二的愛。

正如《爸爸去哪兒》裏,黃磊寫給多多的一封長信,“老父親”的憂傷躍然紙上:

“一想到你們已經長大,將要獨立和遠行,我就心有不甘。常常自私地想,你們不長大,我們不衰老。怎麼可能?你們註定要成長,無論練不練琴、上不上學,不可逆轉……”

但他隨即寫道,

“幸福,就是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活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