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曾公開表示,俄軍不需要航母,而需要擊沉航母的武器。1月18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刊登了署名羅伯特·法雷的文章,文章對俄羅斯爲何航母發展道路十分坎坷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爲目前俄羅斯沒有建造航母的手段或工業能力。如果俄羅斯真的想要航母,是否可能需要從另一個國家-也許是中國-購買航母?

羅伯特·法雷認爲,作爲歷史上的陸地強國,蘇聯在其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在努力實現發展大規模艦載海軍航空兵的想法,最終決定購買一系列“俄羅斯特色”的航空母艦。隨着蘇聯解體,宏偉的航母計劃宣告失敗,但俄羅斯在冷戰結束時繼承了一艘大型航空母艦,艦至今仍在服役。儘管困擾蘇聯海軍航空項目的許多問題至今仍然存在,但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仍然算世界上近期最活躍的航空母艦之一。


蘇聯在其歷史早期曾多次努力發展航空母艦,但由於缺乏資源,再加上強調陸權重要性,使得真正的投資變得很困難。冷戰期間,第一批成功的海軍航空母艦是莫斯科號和列寧格勒號。這兩艘直升機航母主要用於反潛戰,外觀笨拙,排水量爲17000噸,航速約爲30節,每艘可搭載18架直升機。莫斯科號於1967年開始服役,列寧格勒於1969年開始服役。莫斯科級被基輔級所取代,更接近於真正的航空母艦。排水量45000噸,航速達到32節,搭載大約30架直升機和雅克-38型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


所有這些半吊子航母都在冷戰結束時退役。目前,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是陷入困境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庫茲涅佐夫號是一艘滑躍式航母,排水量約爲6萬噸,理論上可達30節,可搭載約40架直升機和噴氣式戰鬥機。該艦與1990年投入使用,另一艘姐妹艦就是中國購買並整修的遼寧艦。除了直升機,庫茲涅佐夫號還搭載米格-29K和蘇-33艦載戰鬥機。和以前的俄羅斯航母一樣,庫茲涅佐夫號的導彈裝備比大多數西方航母都要多得多。

俄羅斯擁有獨特的海洋地理,四支艦隊在四個海岸作業,幾乎沒有能力提供相互支持。在蘇聯時期,航母的作用是支持彈道導彈核潛艇艦隊,爲這些潛艇提供空中和反潛保護。這一任務使航母可以不再強調打擊能力,轉而使用更具防禦性的武器。最近,俄羅斯海軍主要將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作爲一種影響力和威望的工具。庫茲涅佐夫號與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和其他幾艘艦艇一起,是俄羅斯海軍力量的明顯體現,迫使其他國家注意到俄羅斯的利益。


不幸的是,庫茲涅佐夫號很難讓俄羅斯海軍飛行員保持訓練和戰鬥力。該艦在裝備服役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故障,包括髮動機故障和阻攔索出現重大問題。這些困難中的許多是由於冷戰結束時維護資金的急劇下降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缺乏航母使用經驗的必然結果。庫茲涅佐夫號最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在敘利亞附近參加實戰。該艦進行了爲期兩個月的戰鬥行動,更多是爲了是,而不是真正的軍事效果,實戰中損失了兩架飛機(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蘇-33)。

爲了支持庫茲涅佐夫號作戰,俄羅斯試圖購買兩艘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但對克里米亞的吞併迫使法國取消了這筆交易。這些艦艇將作爲具有反潛(ASW)能力的兩棲平臺,但也將爲俄羅斯海軍提供相對較大、技術先進的艦艇的經驗。事實上,協議的一部分將允許俄羅斯在自己的船廠建造兩個符合法國規格的西北風,這將爲俄羅斯造船業帶來重大好處。但這筆交易取消最終使俄羅斯錯過了重振海上力量的機會。


事實上,蘇聯歷史上取消的航母項目比大多數國家預想的要多得多。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考慮過72000噸的奧雷爾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但最終選擇了基輔級和庫茲涅佐夫級。蘇聯在1988年建造了一艘名爲烏里揚諾夫斯克的8萬噸航母,但在冷戰結束後報廢了這艘建造不完整的航母。


在俄羅斯獨立後,國防規劃者經常將宣佈武器項目作爲獲得資源和聲望的手段,而沒有進行實際建設。梅德韋傑夫當總統時一度宣稱,到2025年,俄羅斯將建造並運營6艘航空母艦。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此外俄羅斯還宣稱要建設23000E型10萬噸核動力航母計劃,使用EMALS彈射器和各種其他現代技術,艦載機是米格-29K戰鬥機(這個艦載機的組合十分奇特)。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俄羅斯建造這艘船的能力受到了深深的質疑。


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能力已經岌岌可危。庫茲涅佐夫號年事已高,在大修階段還連續遭遇船塢沉沒、着火等事故。現在的俄羅斯海軍甚至連一艘航母都沒有。在最新的軍事現代化計劃中,俄羅斯水面艦隊根本就沒有受到太多關注。儘管如此,克里姆林宮似乎將航空母艦視爲國家聲望的重要貢獻者。如果克里姆林宮確定它需要一艘航母來跟上法國、英國、中國和印度的步伐,它將需要開始認真考慮如何建造或獲得這樣一艘戰艦。莫斯科未來可能會考慮從中國船廠訂購一艘航母,這並不是不可想象的,無論這是一個多麼深遠的歷史逆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