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方方在日记里曾提到:。就我而言,其实我并不太苟同方方日记延伸出的价值姿态,即使她的文章大多都有事实论证,但听说的东西多了,难免会出现“翻车”事故。


3月24日,方方写下完结日记,在日记末尾,方方写到:

自此,方方卸任武汉疫情描述者身份,而她所勾勒的60篇武汉日记,也将在抗疫史上留下两笔浓重的色彩:赞扬颂歌和抨击之潮。

就我而言,其实我并不太苟同方方日记延伸出的价值姿态,即使她的文章大多都有事实论证,但听说的东西多了,难免会出现“翻车”事故。

比如一个广西的女护士,方方在医生朋友那里听说这位护士死亡,于是方方在日记里写道

仅是靠听说就去下达别人的死亡通知,在这一点上,方方的行为就有失偏颇。


方方总是把个人的认知衔接到武汉日记之中,这间接的导致了她的文章存在着诸多常识错误。

比如她在某篇日记提到只有N95才能有效防护病毒,普通医用口罩不行的观点就明显误导了群众。

又比如方方提及到的应该让某位神医充当死马当活马医的角色去治病,她认为只要能治病,有没有医疗执照无所谓。

方方作为灌输者,底线是对读者负起责任,很明显,她并没有做好这一点。

但对于一些强烈支持方方的人来说,这些细节错误都可直接抹灭,毕竟,方方是在为正义正名。


可是仔细去品品方方眼中的正义,却莫名其妙地品出了一股馊味。

比如方方在日记里曾提到:

试问,方方这种腔调是想抨击什么?在疫情面前聊吃了些什么也成为了一种罪过?整天哭丧着脸,才算应景?

疫情面前纵然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实在帮不上忙的老实呆在家不添乱就好,怎么到了方方这里,这些寻常琐事反倒是成了攻击人的道德令箭。


不得不说,方方很会带动人的情绪,同样,她也很擅长道德绑架,以及带节奏。

方方非常注重激情细节描写,一些读者受理了她的情绪之后开始激情澎湃,脑补出了“阴谋论”,这些人不仅否定了官方对疫情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还将激烈情绪尽数撒在官方身上。

他们错误地把自己当成乱局之中的明白人,拿着方方给自己写的“情绪利剑”到处带节奏,巴不得告诉全世界当局者的丑恶做派。

这样的发声方式即使被判定为正义,也是狭隘的正义。


以上所述,均是我个人的观点,但同时,我也不否认方方的日记有着可取之处。

至于哪些地方可取,在这里不过多赘述,网上不乏支持方方的声音,大家自行挑选一些理性的声音去听听便是。

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说一个蠢,一个指责一个道德败坏,即使争辩不赢,也要比比谁的声音大。

很多人从头到尾都没明白的一点是,一旦各执己见的双方脱落“合理辩证的框架”去掐架,“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才是赢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小儿科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是很受某些成年人的待见,比起理智的思考,他们更愿意相信“强者皆是蛇鼠一窝”的真理。

就方方的日记而言,倘若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何尝不是一种国民思想上的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