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爲了推進循環經濟產業深化升級,探討我國循環經濟的實踐、制度、機制、技術、模式等的創新發展新未來,綠色節能低碳中國行活動特別走進湖南省汨羅市,提煉總結以汨羅爲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成效經驗,並同期召開2018中國(汨羅)循環經濟創新發展研討會,旨在進一步提升循環經濟產業內生創新動能,推動循環經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研討會現場

本次研討會主題爲“綠色創新引領循環經濟發展”,活動由中共汨羅市委、汨羅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低碳網聯合主辦,湖南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承辦,並受到岳陽市人民政府、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和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大力支持。

會議分享了汨羅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成效和經驗,並深入剖析了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和主要的現實困境,同時重點探討了新時代循環經濟產業創新發展機遇,提出了循環經濟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新路徑、新思路。

汨羅循環經濟創新發展新典型

會上,汨羅市委書記喻文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汨羅市近年來,在促進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經驗,重點介紹了汨羅市政府針對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制定的一系列鼓勵和引導政策。

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昆認爲,汨羅市發展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不僅解決了汨羅乃至整個岳陽及周邊地區的廢棄物污染問題,有力支持了岳陽及周邊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通過對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創造了新的價值,還有效帶動了汨羅本地的經濟增長,創造了具有汨羅特色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深化循環經濟建設綠色中國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循環經濟處副處長呂崢表示,循環經濟是一種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生態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

凝心匯智探索循環經濟創新發展新未來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龔輝文表示,當前,我國稅收優惠機制比較完備,但問題依然存在。在涉及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措施上,主要包括促進區域發展的稅收優惠、結構性減稅中的稅收優惠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稅收優惠三大優惠政策。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祕書長趙凱表示,循環經濟行業的發展關鍵是創新,目前來看,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就是創新能力不足。實現科學、高質量發展需要由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方式轉向資源集約循環利用發展方式,通過創新驅動推動循環經濟邁向新臺階。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表示,未來經濟將向着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的方向邁進。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需因地制宜,應鑑於地區資源差異、歷史文化因素、政策扶持情況、經濟發展重點等方面打通廢棄資源循環利用壁壘,搭建廢棄資源循環利用平臺。從而實現企業間廢物交換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形成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的循環發展體系。

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付加鋒在會上着重介紹了發展循環經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着力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經濟高效發展的重要抓手。

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明果英在會上作了以“‘垃圾分類’三網融合體系促推循環經濟產業創新發展”的主題演講。明果英着重講述了以三網融合爲手段推進垃圾分類智能化發展,進而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汨羅經驗:立足優勢,創新驅動,打造行業標杆

創新驅動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唯有創新才能支撐循環經濟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汨羅市人民政府市長朱平波向與會者作了汨羅推介並介紹了汨羅發展經驗。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立足再生資源市場優勢,以工業園區爲聚集區和輻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再生銅、再生鋁、不鏽鋼、塑料回收加工四大板塊。同時還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回收產業鏈條,打造汨羅特色發展品牌。

國家能源局國際司原司長鄒逸橋表示,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經濟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新時期加快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開放崛起

在圓桌研討會環節,領導及行業專家們共同探討了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發展情況,以及汨羅循環經濟未來發展機遇。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品牌的打造,是所有汨羅人民堅持創新、務實苦幹的成果,未來汨羅也將會以開放的姿態,在循環經濟領域加強跨地區合作,實現物質與能源的高效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及湖南有色金屬管理局在會上介紹了當前廢棄金屬循環利用現狀與面臨問題,重點鋪敘了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發展。指出廢棄金屬對土壤、環境將產生巨大的危害,治理成本很高,因此爲避免難以轉變的危害發生,應從源頭處理,通過回收廢棄金屬並加工再利用,解決廢棄金屬去向問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