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搜於特(002503.SZ)於4月10日大幅下修2019年業績預期,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潤將同比大幅下滑36%。對於此次下修業績的原因,搜於特稱,是由增加存貨跌價準備所致。財聯社記者則注意到,搜於特近年來存貨數量節節攀升,但紡織服裝行業持續低迷,由此引發的存貨減值風險不容忽視。

根據修正後的數據,搜於特預計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9.65億元,較上年減少29.99%;同期,公司預計實現淨利潤2.37億元,同比更是下滑35.86%。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搜於特此前預測的去年淨利潤爲3.17億元,此次則大幅下修約8000萬元。

對於下修業績數據的原因,記者曾於4月10日數次致電公司,但電話未有人接聽。在公告中,搜於特表示,淨利潤減少系評估機構對公司存貨的可變現價值進行了重新估計、需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加所致。

搜於特主要從事品牌服飾運營、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等業務,其存貨主要來自服裝原材料、庫存服裝。由於從事供應鏈服務需要大規模採購原材料,公司的存貨壓力近年逐步加劇。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存貨約爲19.02億元,2018年末增加至27.45億元,至2019年三季度末,該項數據更是攀升至38.89億元,佔總資產比重已超過30%。

與此同時,搜於特2017年、2018年末的預付款項分別高達22.83億元、16.22億元,至去年三季度末亦達到13.44億元,均較2017年之前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位服裝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服裝紡織行業存貨水平確實較其他行業較高,尤其是同時還從事供應鏈服務的公司。具體就搜於特而言,其服裝原材料業務佔比更高,存貨與預付款項的不斷增加或許與公司近年來業務擴張、不斷增加原材料儲備有關。

但存貨增加帶來的減值風險不容忽視。記者注意到,2018年,搜於特就曾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超過1億元。上述人士表示,近年來,快時尚服裝行業遭遇國外品牌的積壓,其市場份額越來越小。無論是品牌運營企業,還是服裝生產、原材料貿易企業,都會遭遇下游需求減少引發的銷售不暢、業務下滑的問題。

記者則注意到,2016年、2017年,搜於特營業收入曾連續實現2倍左右的增長,但2018年卻僅增長0.93%,2019年則更是下滑近30%,行業大環境之嚴峻,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全球紡織網披露的截至4月10日的數據,中國柯橋紡織指數-價格指數今年以來一直處於下滑態勢,且服裝面料類、服裝輔料類景氣指數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6.38%和26.96%。上述人士認爲,在疫情衝擊之下,今年的服裝紡織行業景氣度將難以提升,尤其是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對外貿業務的衝擊,將會陸續釋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