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內電影市場最風生水起、野蠻生長的那幾年,保利影業在製片上動作很少,李衛強認爲回首這十幾年,的確存在缺憾,就是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探索上走得稍微慢了些,“下一步我們將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我們的步伐,做好特色內容生產”。每經專訪丨保利影業董事長李衛強:我們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步伐做好特色內容生產。

每經專訪丨保利影業董事長李衛強:我們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步伐做好特色內容生產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張春楠 畢媛媛   

17年風雨歷程,保利影業見證影視業的發展。由港片的黃金年代到內地市場崛起,從影碟觀影到一座座影院的拔地而起,保利影業從未錯過一步。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路徑,比如在前幾年,保利影業就將發展重點落在影院建設,暫時放緩了對內容的投入。保利影業在初期曾試水內容,投資過包括“無間道”系列等不乏口碑和市場影響力的作品,但是在國內電影市場風生水起,着力衝擊“600億”的那幾年,保利影業卻在內容投資方面放緩,近三年來,除了對《刀背藏身》主控投資外,大多都只是較小份額的參投。在2019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市場簽約上,保利影業及保利文化共簽約了6個IP孵化或宣發項目,項目總簽約額約8億,高調宣佈迴歸內容製作。

市場競爭加劇,同時資本正在退潮,這時候的保利影業如何踏實穩健地走下去?帶着諸多問題,《每日經濟新聞》專訪了保利影業董事長李衛強,聽他講述這家老牌國企眼中的影視行業,和接下去保利影業的戰略部署。

每經記者對話李衛強(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選擇一二線城市繼續擴展,探索和嘗試影城特色經營”

2018年,影視行業陰雲密佈,資本退潮、影院關店……每個板塊都過得如履薄冰。保利影業依靠國企的優勢,在這場風暴來臨時卻抵禦住了危機,在李衛強的口中,“首要是能孵化或選擇好的內容,資本並不是主要問題”。不僅如此,保利影業宣佈重新拾起內容,且將以主控投資爲主,同時影院端將繼續在一二線城市擴張。李衛強告訴每經記者在影投上希望保利影業在未來3-5年內能達到行業第一陣營的位置。

NBD:目前保利影業在內容上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李衛強:我們還是要走國企的特色,弘揚正能量,選材典型的中國故事等,這是我們作爲國企的責任。希望做出中國電影史上的精品,要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都有收穫。另外,希望把隊伍鍛鍊得更強大一些。項目上應該都是主投,包括電影、電視劇、話劇等一條龍合作,因爲一個IP要充分的開發。

NBD:做內容時,尋找資本會不會遇到挑戰?

李衛強:目前還沒有遇到這方面問題。因爲稅務等問題,行業也在進行洗牌,現在留下來的是還願意在這個行業踏實耕耘的。中國電影肯定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潛力,只要有好的題材,好的劇本,資本仍然是願意進入的。

NBD:您們公司感覺不是激進派?

李衛強:對,我們的確不像民營企業走得那樣快。雖然沒有大的併購,但是做得比較穩。前幾年,特別是影院行業發展得過快,大家都覺得門檻比較低,開發商或者小的投資者都可能做影院,其實缺乏整體的規劃,未來幾年影院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保利影業穩紮穩打,該快的時候也一定會快起來。

NBD:現在大盤整體不好,這時保利影業宣佈要進入第一陣營,還是表現出很大的發展決心?

李衛強: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目標,前幾年我們發展比較謹慎。現在賺錢的影投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少,但同時電影院的估值也下來了。這是行業重組、洗牌的階段,對於影投公司也是機會。我在公司年會上曾說不放棄併購,重組,但是會比較謹慎。國企每一個項目都有效益測算和回報期,如果沒有達到立項的標準,我們內部決策上也過不去。

NBD:在繼續擴張時,我們如何選擇區域?

李衛強:會選擇一二線城市,因爲三四線城市的經營週期很明顯,春節都回家過年時會好些,平時就很差。未來,影院需要有差異化的特色,經營更加靈活。如果僅指望賣電影票,在房租越來越貴的情況下,肯定會經營困難。所以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和嘗試這種特色經營。
我們已經入股了數字王國,他們的業務就是做電影特效,還有許多VR等數字技術的應用,以及節目的版權,有一些明星的數字化演出形式,大家有一天都可能在保利的電影院裏欣賞到。

“沒有內容的文化就沒有支撐,我們要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步伐做好特色內容生產”

成立於2002年,至今保利影業已經走過17個年頭。作爲一家老牌國企,保利影業很早就曾經試水內容,也曾投資過包括《無間道2》《無間道3》《老鼠愛上貓》等不乏口碑和市場影響力的作品,在保利博納時期創作頗豐。不過,保利影業戰略轉移,全線佈局渠道,“基本上把內容給停了,”李衛強表示。在國內電影市場最風生水起、野蠻生長的那幾年,保利影業在製片上動作很少,李衛強認爲回首這十幾年,的確存在缺憾,就是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探索上走得稍微慢了些,“下一步我們將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我們的步伐,做好特色內容生產”。

NBD:保利影業在保利集團裏的戰略定位是什麼?

李衛強:保利文化有三個傳統的主業,包括劇院、拍賣和影業。保利影業的收入,也在文化體系內佔到了一定規模。我們的劇院、拍賣都是各自行業的翹楚。保利文化對影業提出的要求,也是要做到行業的前幾名,尤其在渠道上。

NBD:保利影業今年17歲了,您如何總結保利這十幾年的發展路徑?

李衛強:分幾個階段吧。第一階段是摸索時期,我們也拍了很多片子,例如《無間道》系列,《老鼠愛上貓》等。不能說是非常成功,但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第二階段是收購北大華億,投資旅遊衛視等,這個階段發展比較平穩。第三個階段就是影院建設,這時我們基本上把內容都給停了。第四個階段就是迴歸內容,集團層面也一直在強調沒有內容的文化就沒有支撐。所謂渠道強勢,內容爲王,內容依然是王道。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首先我們形成了中等規模的院線,其次是有一支隊伍,人數相對不多,但是經驗豐富,第三就積累了影城和內容上的管理經驗。

我們的缺憾就是在對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探索上走得稍微慢了些,下一步我們將藉助資本的力量,加快我們的步伐。

NBD:會不會再次尋找像博納這種製片或發行能力很強的投資標的?

李衛強:主動考慮還談不上,但只要有合適的機會一定會去做的。但是國企現在對內容上也有要求,我們在標的選擇上一定會選擇跟自己氣質和基因類似,相對正統、正規的標的。目前電影行業裏國企也不是太多,市場上風生水起的還是民企多一些,但國企有國企的堅持和特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