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西安胜道营销策划

作者简介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长期从事营销策划工作,让我对商业现象极其敏感。最近,我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中国90%的知名消费类品牌都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可以说90年代是中国品牌喷涌而出的黄金期,随后品牌诞生的数量逐年降低,而最近十年产生的知名消费类品牌更是屈指可数。

2008年至今,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新产生的消费类品牌不足20个。这是为什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本文将拨云见雾,层层剖析个中缘由。

1、品牌的第一要素是知名度

在剖析之前,首先我要谈一下品牌的第一要素,以免读者理解偏差。品牌的第一要素一定是知名度。所谓品牌,一定是知名的。也就是说,知名度是品牌的首要标准。

所以,前文谈到的“近十年,中国新产生的消费类品牌不足20个”,所指的就是全国知名品牌。

品牌一定是大众的,不存在什么小众品牌。如果非要说有小众品牌,那么小众一定会走向大众,只有如此它才能生存,否则它迟早会灭亡。越高的品牌知名度就代表越高的信任度,也意味着企业拥有越高越强的壁垒,那么品牌就不会从外部被攻破,也不会从内部瓦解。所以,所谓小众品牌,要么被替代,要么自动瓦解,生命周期不会超过3年。很多微商产品生命力弱,不到两年就销声匿迹,其原因就是它们一直在小圈子里流通,欠缺大众知名度,无法构建真正的壁垒。

所以,本文所论述的品牌一定是全国知名的。本文主要论述消费类品牌。所谓消费类品牌,指的是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品牌。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2、中国消费类品牌现状统计表

根据中国消费品领域的品牌现状,我以2008年度为界限进行大约统计,分为08年前诞生的品牌和08年后诞生的品牌,列表如下: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3、各行业品牌概况

(1)服饰行业:传统品牌占据主流,新品牌一枝独放

从上表可见,中国服饰行业的品牌基本诞生于2008年以前,严格来说,其实大多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是上世纪90年代服饰品牌诞生的四大区域。通过央视、卫视的高密度广告播放,在90年代的十年间,这四个区域的服饰品牌呈喷薄而出的现象,如福建的柒牌、浙江的美邦、江苏的红豆、广州的百丽等。

而2008年以后,几乎没有出现全国知名的服饰类品牌。唯独出现一个淘品牌——茵曼。所谓淘品牌,指的是通过淘宝、天猫的运营,以及借助淘宝的资源倾斜,而诞生的知名品牌,成立于2008年的茵曼就是这样诞生的。裂帛、七格格、韩度衣舍也属于淘品牌,但是它们诞生于2008年以前。

(2)食品行业:传统品牌江山稳固,三只松鼠脱颖而出

从上表可见,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基本上诞生于2008年之前,和服饰行业一样,大多数食品品牌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河南广东是食品品牌集中诞生的六个区域,如台湾的统一、福建的达利、浙江的娃哈哈、上海的冠生园、广东的乐百氏、河南的双汇。90年代,食品行业品牌诞生也是借助于电视广告的密集播放。

2008年以后,中国食品行业很少诞生知名品牌。三只松鼠是例外。三只松鼠创立于2012年,通过天猫商城和高超的网络运营手段,它迅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最近两年开始布局线下店。

(3)酒水行业:历史底蕴是壁垒,江小白另类闪耀

酒水行业的品牌也是诞生于2008年之前,大多数品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是非常知名了,如茅台、五粮液,这和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有关。贵州、四川是酒水品牌的两大输出地。

酒水品牌必须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作背书,所以新品牌是极难诞生的,但是江小白却是个例外。创立于2012年的江小白,凭着精准的品牌定位和高超的互联网推广手段,短短四五年就成了全国知名的、现象级的白酒品牌。

(4)房地产行业:老牌企业独霸江湖,新势力出头难

房地产行业的知名品牌全部诞生于2008年以前,严格说是上世纪90年代。近十年,房地产行业没有诞生一家全国知名品牌。房地产行业具有比较高的资金壁垒和专业壁垒,再加上近十年资本流动和创业的方向主要是互联网领域,所以近十年没有出现知名品牌也属正常。

(5)汽车行业:老品脾屈指可数,新势力含苞欲放

汽车行业本就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准入壁垒非常高,所以地道的中国品牌是很少的,比亚迪、吉利、长城是中国品牌做得比较好的三家,它们全部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近十年,中国没有诞生一家知名汽车品牌。或许电动汽车领域能够诞生几个品牌,但结局难料。

(6)电动车行业:传统品牌实力雄厚,魅力小牛突出重围

电动单车是中国老百姓非常重要的代步工具,所以将其列入分析。几乎所有的电动车品牌都诞生于2008年以前,天津、浙江、江苏、广东是电动车品牌的四大诞生地,如天津的爱玛、浙江的立马、江苏的雅迪、广东的台铃。

2008年以后,电动车行业仅诞生了一家知名品牌,那就是小牛。这家创立于2014年的公司凭着卓越的外形设计、一流的品质和互联网精神,成为行业的搅局者和颠覆者。

(7)家电行业:老品牌稳若泰山,互联网双侠崛起江湖

与其他行业一样,家电行业的品牌基本创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品牌诞生地是广东,占据了国内家电品牌总量的80%,仅广东佛山顺德区就诞生了美的、格兰仕、万家乐、容声等多个家电品牌。

2008年以后,除小米、乐视外,国内几乎没有再诞生全国知名的家电品牌。无独有偶,小米和乐视都是极具互联网基因的家电品牌,创始人IP+口碑+极致+快,这些运营战术综合在一起,造就了小米和乐视在近十年强势崛起。

(8)电脑行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与其他行业相比,国内电脑品牌并不多,传统电脑品牌大多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品牌主要诞生地是北京和台湾,如北京的联想、清华同方,台湾的宏碁、华硕。

2008年后,中国电脑行业诞生两个强势品牌,小米和华为。小米是凭着极致的互联网精神从无到有。华为是依托华为公司的深厚品牌积淀、狼性精神和苛刻的品质要求,硬生生从格局已定的市场中抢下了市场份额,可以说华为消费电子的成功又“再造了一个华为”。

(9)手机行业:老品牌销声匿迹,新四小天王雄霸天下

手机行业是唯一和其他行业格局不同的,其他行业95%的品牌创立于2008年以前,而且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也是08年以前的品牌,而手机行业却是: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是2008年以后创立的品牌,比如华为和小米。

手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急剧变化的行业,2G、3G时代的很多知名品牌已经陨落,比如波导、海信、天语、夏新,以及国外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品牌曾在21世纪初期火爆一时。

2013年,4G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精神真正融入了商业领域,智能手机成为人类器官外的“另一种器官”,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华为、小米和VIVO三个超级品牌,引领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OPPO的市场份额虽然也不错,但是它诞生的时间却是2008年以前,这个老资格手机品牌穿越了2G、3G时代,并能在4G时代依然傲立品牌之林,真是令人佩服。值得一提的是,VIVO和OPPO品牌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除了OPPO外,还有五个品牌(金立、中兴、酷派、魅族、联想)也是从2G、3G时代生存到4G时代,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是它们在4G时代的市场份额却差强人意。总体而言,在4G时代能保持领先地位的中国手机品牌有四个,分别是华为、小米、OPPO、VIVO,我简称它们为“新四小天王”。锤子虽然也诞生于近五六年间,但它的市场份额却无法与“新四小天王”相比,而有希望竞争第五个“天王”的乐视手机却遗憾消失。

华为、小米、OPPO、VIVO,“新四小天王”能够在近十年崛起,其共同点是,具有互联网精神。茵曼、小牛、江小白等,无不如此。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4、互联网精神,新品牌的共同核心

从上文可知,2008年以后,近十年产生的消费类品牌只有九家:茵曼、三只松鼠、江小白、小米、乐视、华为、VIVO、锤子、小牛。这个统计或许有漏失,但我所甄选出的一定是具有代表性和极高知名度的品牌。

这九家品牌能够从品牌旧势力中脱颖而出,其共同的原因是因为,具有互联网精神。这也揭示了未来30年创立品牌的成功因素——必须具备互联网基因。正如马云所说:“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国家的天下。”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对以上九个品牌的各项情况列表统计: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从表格统计可见,这九个品牌的特点非常一致,网络推广、人格化、极致、口碑效应、高性价比等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其实这些特征所表现的正是互联网精神。为了更好的理解互联网精神,我将其总结为七点,这是未来10年能够成功建立品牌的关键点,值得每一个传统企业借鉴。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5、未来10年打造品牌的七个关键点

①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极致体验感

②产品:产品具有超高性价比

③人格化:品牌和产品人格化

④口碑:极致的口碑效应

⑤线上:一切业务必须线上运行

⑥快速:快速决断,快速行动,不断迭代

⑦数据:用算法和数据智能匹配客户需求

过去10年所诞生的九个消费类品牌做到了前六点,唯独第七点(数据),各个品牌还没有充分做到,这是对所有传统企业和新型企业的考验。

阿里巴巴集团原战略官、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教授说:“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今后10年,最难的其实是创造一种产品和服务方式,把原来离线的用户在线化,产生一个持续的互动,这样才能实时记录用户的反馈,也才能优化算法、优化服务。谁先完成这个闭环,谁就占据最大的优势。”

曾鸣教授的这段话非常精辟的描述了未来创造品牌的关键点,也就是线上和智能数据,它不仅考验着小米、华为、小牛等这些品牌新势力,同时考验着联想、格力、波司登等品牌旧势力。谁能率先做到,谁将长期且具有压倒性的领先未来商业。

对于名不见经传、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而言,数据化比较难,其实只要做到前六个关键点,也能够在未来十年打造出品牌。

反之,未来十年,没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一定创造不出品牌,而这恰恰是个难点,所以过去十年,只有这九个品牌成功被创立。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就是恒大冰泉,它拥有强大的企业做后盾,拥有海量的资金做推广,但是它的定位和高举高打、重资金的营销打法完全是传统的方法,一点互联网精神的边儿都沾不上,所以即使耗费巨资,它还是以亏损20多亿而告终。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的社会,过去10年和未来10年,企业不是财大气粗就能够成功,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能否从传统思维进化到互联网思维。唯此,老牌企业才能从成功走向辉煌,新企业才能无中生有,建立起新品牌。

我希望,未来十年在消费品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出现,而不仅仅只有这九个品牌,这不仅是消费者之幸运,也是国之幸运,它意味着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中国商业的进化程度越来越高,也就预示着中国有屹立于世界的强大实力。

我相信,未来十年,中国的新品牌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人具有极高的智商,中国有着极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和活跃性。上一个十年是酝酿期,下一个十年必将迎来爆发。

雄文:近十年中国极少诞生知名品牌,内幕何在?

6、特别添加:打造品牌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为什么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新时代,那些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品牌依然能够活得很好,并且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比如波司登、格力、康师傅、茅台。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是品牌。品牌具有让企业一劳永逸的能力。

前文我讲过,品牌的第一要素是知名度,准确来说,应是全国知名度。这种超高知名度铸造的壁垒,能让品牌二十年、三十年不灭亡。从这个角度来说,打造品牌是一件很划算的事,能让企业一劳永逸,长期享受品牌带来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波司登、恒源祥、安踏等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因。

写到这里,我不仅替一些微商品牌可惜,如俏十岁、思埠、棒女郎等。这些微商品牌过去几年在圈子里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了,应该乘胜追击,通过权威媒体宣传,继续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使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这样真正的壁垒就建立起来了,企业就可以长期享受品牌带来的红利。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例如俏十岁,已经消失不见了。90%的微商品牌都在贻误战机,错失未来,这和微商操盘人战略眼光的局限性有关。

所以,有眼光的老板现在就应该着手打造你的品牌,这是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