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如何應對紛繁的世界呢?“執一”。

什麼叫“執一”?所謂執一,就是遵循道的規律。跟上一本書中提到的“守中”相若。不去管那麼多的分別,只安住在自己該安住的境界中,守住真理,守住道,堅守住那種消除了二元對立的境界,不在乎得失、曲全、枉直、窪盈,一切都隨它去。因爲一切都是相對的,都是對立統一的,都是不斷轉化的。蘇東坡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描述的就是這種境界。這是一種消除了分別心、達到對立統一的境界。真正進入這種境界,能安住在這種境界之中時,就已經是聖人了。

“紫金蓮”是道的境界,是“一”。聖人安住於這種境界,不在乎世界的變化,只關注自己的智慧,因爲他知道控制不了,該變化的怎麼都會變化,所以不去控制世界,只管控制自己的心,守住自己的那個智慧本體。這就是“執一”“守中”。

用權力和暴力來控制世界,就叫“霸道”

前幾天,朋友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他發現,用我的幾本書的書名,剛好可以解釋聖人“守中”的境界。哪幾本書呢?《世界是心的倒影》《讓心屬於你自己》《世界是調心的道具》《參透生死》(全名爲《光明大手印:參透生死》)。

第一,聖人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任何人所認爲的世界,都是他的心對世界的反映和看法。他誕生到這個世界上,就帶來了屬於他的那個世界;他走的時候,屬於他的世界就消失了。每個人都是這樣,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不是他人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完整、獨有的世界,這個世界絕不會跟別人一樣,更不會是別人的世界。因爲,它是你的心對世界的觀察和理解,而你的心又是獨有的。所以,我們說“世界是心的倒影”。

明白這一點之後,聖人會“讓心屬於自己”,這是第二步。所謂讓心屬於自己,就是不在乎世界,只在乎自己的心;不控制世界,只控制自己的心。明白這個道理,就慢慢通過“執一”“守中”的方式,把心定住。如果你喜歡道家,就像道家那樣意守丹田、煉內丹,以達到定心;如果你喜歡佛家,就按佛家的唸佛、觀想來訓練自己,實現定心;如果你喜歡儒家,就“養吾浩然之氣”,最後也能定心。顏回之所以能安貧樂道,就是因爲他經過了嚴格的定心訓練。王陽明的“致良知”,追求的也是這種境界,希望把心定住,讓心屬於自己。

第二步達成之後,就進入第三步:“世界是調心的道具”。他知道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所以把一切都視爲調心的工具,通過歷練紅塵來檢驗自己,看自己的心會不會搖動。當你在世界中調心時,心仍然屬於自己,仍然如如不動,不斷變幻的世界改變不了你的心,也就實現了最高的目標——“參透生死”,把生死都給超越了,連生死的二元對立也沒有了,那麼你的心就徹底自由了。

所有聖人都會經歷這四個步驟,首先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然後“讓心屬於自己”,之後“世界是調心的道具”,最後“參透生死”,實現“執一”和“守中”,以自己的行爲爲天下人做出表率,讓天下人可以對照他們的行爲來規範自己的行爲。爲天下人做出表率,就是“爲天下式”。

用權力和暴力來控制世界,就叫“霸道”

做出表率就是聖人影響世界的方式,聖人不是靠權力、勢力和力量來推廣自己的理念和主張的,聖人是用自己的行爲來感動世界的。這也叫“王道”,而且它是真正的王道;如果與之相反,用權力和暴力來控制世界,就叫“霸道”。前者以人爲本,主張愛人,是對內的,主要目的是昇華心。昇華了心的本質,用行爲來感動世界,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後者努力的對象則是力,通過提升自己的力量來戰勝世界,霸佔世界,因此我們稱之爲“霸道”。所有通過力來侵略和征服的,我們都不稱之爲“王道”。通過改變心來締造行爲規範,讓天下效仿他,從而改變世界,就是“王道”。

這是老子關於“聖人”的標準。按這種標準來看,孔子不是聖人,因爲他不是“無爲而無不爲”的。他極力推廣自己的主張,強烈地希望別人接納和實踐他的主張,這就不是老子所認爲的“道”層面的聖人。但是,在中華文明的格局中,孔子也是聖人。因爲,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之中,孔子對中國的影響肯定比老子大。老子純粹是個思想家,他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他的思想,他並沒有推行自己的行爲,也沒有思想之外的貢獻世界的行爲,但孔子既有思想,也有行爲,所以他既是思想家,也是行動家。所以,雖然老子比孔子的境界更高,他思想也更超越,但孔子對中國的影響更大。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孔子在中國的影響力就非常大,儒家文化、孔子學說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根。後來,所有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孔子的門生,因爲他們學的都是儒家的東西。所以,雖然道家的智慧比儒家的智慧更高,但是,在中國,儒家學派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道家。一定要明白這一點。還要明白,老子活着時其實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做行動家,在不在乎的心態下極力推廣他的思想,那麼他就有可能是釋迦牟尼這樣的人,爲世界培養出大量的得道者,也會有釋迦牟尼那樣的影響力,但是他沒有這麼做。當然,老子的行爲,也是符合他自己倡導的哲學的。他同樣是自己哲學的實踐者,也很了不起。

用權力和暴力來控制世界,就叫“霸道”

我既強調向老子學習,也強調向孔子學習,甚至更偏重於後者,因爲他能經世致用,實實在在地服務社會、貢獻社會。

——摘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二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