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佈的2018年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落至榮枯線水平,顯示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

細分指數顯示,當前國內供需小幅下降,原材料價格和產成品價格明顯回落。但總的來看,供需保持在擴張區間,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相對平穩,穩中有進態勢繼續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製造業後期走勢具有回穩基礎。

11月PMI顯示:製造業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後期走勢具有回穩基礎

國內供需增長態勢小幅回落。11月份,生產量指數爲51.9%,下降0.1個百分點,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新訂單指數爲50.4%,下降0.4個百分點,仍保持在50%以上。當前,北方地區正式進入採暖季,藍天保衛戰全面展開,部分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

另外,部分季節性特徵明顯的行業,淡季特徵顯現,增長勢頭有所趨緩。這些情況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供需增長態勢回落。但以雙十一爲代表的電商消費較爲活躍,消費品行業上升。消費品行業PMI環比回升0.8個百分點,且高於製造業PMI 1.6個百分點。

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11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爲50.3%,環比下降7.7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本月回落幅度加快。從市場來看,11月份,鋼鐵、原油以及同原油相關的化工產品等重要生產資料品種,市場價格下跌明顯,有利於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新動能增長勢頭良好。11月份,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消費品行業發展勢頭加快。裝備製造業PMI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整體水平0.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PMI回升0.1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整體水平1.7個百分點。消費行業PMI回升0.8個百分點,高於製造業整體水平1.6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PMI下降1.2個百分點至48.4%。表明當前製造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創新驅動爲內涵的新動能正在成爲製造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大中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相對平穩。11月份,大型企業PMI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50%以上,處於領先水平;中型企業PMI有所回升,上升1.4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走勢不穩定,今年以來時升時降,整體來看仍然處在相對較低水平。

11月PMI顯示:製造業下行壓力仍不容忽視,後期走勢具有回穩基礎

(資料圖)

從本月PMI指數表現來看,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是PMI在50%以上連續運行27個月後,落至榮枯線;二是供需差距有所擴大。由於新訂單指數回落相對明顯,11月份,生產量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間的差距擴大至1.5個百分點。與此相應,產成品庫存指數回升,較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三是市場預期波動。本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4.2%,環比下降2.2個百分點,爲年內低點。

綜合來看,11月份,製造業PMI雖然繼續回落,但回落主要是受短期季節性因素影響,回落幅度明顯收窄,從今年以來的走勢來看,除最近3個月以及2月份之外,其他月份均保持在51%以上,處在近年來的相對合理水平。從PMI來看,供需擴張基本態勢仍在延續,企業原材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相對穩定,製造業後期走勢仍具有平穩基礎。

當前政策着力做好“六穩”工作,積極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挖掘消費潛力。預計12月份,國內需求仍有較強支撐,外部需求受節日消費帶動可能具有一定回升空間,企業生產保持穩中有增,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趨於穩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