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球各地的金融政策整体都是宽松态势,美联储甚至直接下猛药,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至少暂时没用,这里面除了这些政策传导和产生作用需要时间以外,还在于这不是类似次贷危机那样直接金融问题引发的爆雷和流动性危机,触发点是疫情,如今大家关注的不是银行利率基点降了几个点,而是病毒确诊人数涨了多少人,更关注其对经济数据的影响。现金为王,回购不见,分红减缓,黄金下挫,美元当道,新兴市场资金流出规模远超次贷危机,疫情影响继续发酵。

现金为王,回购不见,分红减缓,黄金下挫,美元当道,新兴市场资金流出规模远超次贷危机,疫情影响继续发酵。

情况不乐观啊!

最近的态势是什么?美股经历跌宕起伏的巨大波动的一周,欧洲疫情正全面爆发,美国疫情以纽约为代表也开始加速,只有日本好像走出独立疫情,还在继续自己的奥运会执念,但是真实情况恐怕。。。

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也在出现微妙,甚至直接打名牌的不佳态势,特朗普在应对疫情不太得力后,终于开始了带有种族主义的卑劣甩锅行为,其影响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对金融和经济的传导都在加深,这是我们最担心的,那就是由金融危机深化为经济危机,进而经济衰退,这样对经济和社会的打击都将很大,恢复起来也将更加漫长。近期,全球各地的金融政策整体都是宽松态势,美联储甚至直接下猛药,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至少暂时没用,这里面除了这些政策传导和产生作用需要时间以外,还在于这不是类似次贷危机那样直接金融问题引发的爆雷和流动性危机,触发点是疫情,如今大家关注的不是银行利率基点降了几个点,而是病毒确诊人数涨了多少人,更关注其对经济数据的影响。

但是,美联储等机构又不能不做些什么,因为市场已经失效,很多事情也不是市场中企业主体能够应对。最近一个现象就是你看美股再怎么跌,没见大量回购加码吧?过去可是一大跌就很多上市公司用现金回购来提振投资者信心。如今呢?情况不一样了,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上市公司也对现在的形势很清楚,因为股票回购就是减少流通股,这样同样的公司盈利情况下,P/E值降低,算是降低估值给股价向上或者稳定打开空间,所以我曾经开玩笑说这就是上市公司自己的QE。但是现在情况下,上市公司高管也清楚啊,大家关注的是疫情,你回购有个毛用。更何况这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几个企业敢说自己企业盈利不下滑甚至转负的,单纯的金融手段没有用。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最近很多人也在提目前美国债市,此前在低利率环境下,公司频繁发债,加上后面的减税,上市公司手握大把现金,但是美国经济也没那么多花钱扩大生产力的地方。怎么办?回购股票啊,你不回购,投资者也要嚷嚷给你压力,于是也有人戏称本轮美国牛市是“回购牛市”。但是现在情况也变了,金融风暴下大家都现金为王了,企业本身就要负担此前的发债成本,哪里又有空间发新债。加上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会乐观,现金为王,谁还敢这个时候回购股票?

甚至,新的回购没见影,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推迟和取消分红了,而在美国的企业债这个环节,特别在杠杆信贷方面,也是存在潜在的风险。目前美国企业债的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其中更有1.2万亿美元的债务是杠杆类的,其中很多企业债就是我们俗称的“垃圾债”,或者说好听些叫“高收益率债”,这里面风险就值得关注了。

在使用杠杆信贷的公司方面,有个趋势是低评级的公司在发债总额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已经达到了38%的历史最高点。我们想想,高杠杆+高风险公司,这组合在这样的冲击下,是不是让人感觉有些让人不安?这正是疫情传导的连锁效应,经济受冲击,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现金为王,企业接下来经营可能恶化,如果后面融资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出现企业破产,进而反过来再对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近期大家为什么关注波音,就是因为这家此前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龙头,本来因为客机质量问题就遭受打击,如今债务上窟窿也暴露了,它要是倒了,作为制造业龙头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比次贷危机中的雷曼兄弟的倒掉还厉害。

说到现金为王,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黄金在跌,中长期国债也一度在跌,这其实就是典型的金融危机早期现象,为了换取现金,投资者在“抛售一切”,次贷危机一度出现的货币基金亏损也是这个逻辑。

回顾次贷危机2008年1月到2009年2月底,注意到了吗,股市暴跌最迅猛的阶段,标普500指数狂跌,挂钩金价的ETF:GLD也大跌,由于GLD还是流动性更强的ETF,自然跌的也更快。但是此后,我们也看到,GLD还是上去了,因为避险资产毕竟是避险资产,在市场恐慌期之后,投资者冷静下来后的资产配置上黄金这样的资产还是会体现它惯有的特性。

我们再把涉及的品种放大,包括了美国7到10年期国债基金IEF、美元指数基金UUP、短期国债基金SHV,可以看到美元资产避险更稳,特别SHV作为现金等价物更是在惊涛骇浪中宛若一条直线般出世独立。

再看看近一个月这些资产表现,是不是有点儿次贷危机进入暴跌阶段的感觉,美元指数、美债比黄金稳,SHV更是一贯的稳如狗,不过近期美国中长期国债波动也相对不低,体现的也是近期市场流动性的问题。

从美国3个月、2年、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可以看出,近期短期国债收益率,特别3个月的超短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向下,体现的是作为现金等价物它受到的追捧。而长期国债倒是收益率近期突然向上,显然,投资者对现金太渴望了,中长期国债都暂时找到了抛售,不过除非形势急剧恶化,这应该也是阶段性现象。

既然投资者已经到了要从美元资产选择抛售标的来获得美元和美元现金等价物,那么新兴市场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张图体现的是三个时间段新兴市场外资(非当地居民)流出当地市场的资金额度,包括了次贷危机、2015年9月A股影响、1月21日疫情引发美股首次熔断后至今。显然2015年的影响最小,因为当时A股主要是资本市场发生的短期冲击,90个交易日引发的资金流出最高也不过150亿美元,次贷危机影响不小,90个交易日让超过250亿美元流出新兴市场,如今呢?50个交易日左右,已经有55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可见这是一次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冲击,新兴市场承受的压力已经很大。

以上我们看到的疫情对资本市场最新的影响,可能让人感觉有些沮丧和惊慌,但是这就是金融市场的周期性规律,它在起伏中让风险和机会也周期出现,常常因为一些事件触发周期的转折点。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风险爆发期和周期中的向下阶段,而且是一种恶性而急促的阶段,我们需要逐步适应它,做好准备,保持耐心,在提升风险意识的同时静静等待机会的到来,哪怕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