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孩子学会识字后,家长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准备形式多样的绘画书,让孩子爱上看书,家长还可以举办家庭读书周,让孩子把看过的书籍和家长们分享,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个人,可以从他的习惯上进行观察。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让你在原有的生活轨迹上更好地运转,良好的习惯是人一辈子的财富。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对于孩子来说,有些习惯需要越早养成越好,那么有哪些习惯需要越早养成越好呢?

一、养成独立的习惯

在《变形记》中看到这样的一个女孩,由于从小被父母溺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出门就连衣服都是妈妈帮忙整理的,一些名校的高材生,智商超高,在生活中智商变成零,生活都沦落到不能自理的程度,只有打电话请求妈妈来帮忙。为什么社会上有“巨婴”存在,归根结底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这个基本的能力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学会独立成长。

3-12岁是孩子独立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家长对孩子需要适当的放手,给孩子一定独立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的吃饭、独立的穿衣服、独立完成作业、独立的收拾房间,家长不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相信终有一天孩子能够学会独立成长。

二、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今日事今日毕,简短的几个字,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有多少学生在开学前两天通宵补作业,有多少人在老板布置的任务第一时间完成了?拖拉成为了不少人的一种通病。

当人们在计划做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和充足,总想着过一会再做,等到想起来的时候,这个被遗忘的事情就变成了“十万火急”的事情。

《礼记·中庸》中有句古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不要总是做事拖拉,等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才开始着急,那个时候才是最糟糕的!所以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三、养成阅读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的魅力在于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培养人高尚的品德,阅读的魅力让你发现生活中的不一样的美。

所以在孩子学会识字后,家长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准备形式多样的绘画书,让孩子爱上看书,家长还可以举办家庭读书周,让孩子把看过的书籍和家长们分享,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规矩的存在,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一些小孩子随处大小便、未经他人的同意悄悄拿走了别人的一个玩具、总是对着周围的小朋友甚至是大人们大喊大叫,这些行为都被家长无限次原谅和包容了,而家长给出的解释是:孩子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就好了。然而事实上真的是长大了就会变好吗?相信大家听说过一个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孩子从小都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一旦习惯形成,想要改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家长的一味纵容只会毁了孩子一生。

所以家长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家里就需要遵守家里的规则,孩子要学会尊重自己的长辈,不朝着家长大吼大叫;到学校就需要遵守学校的规则;上课认真听讲、不迟到不早退,不顶撞老师,不扰乱课堂纪律;到社会中需要尊重社会中的规则,过马路不闯红灯,要学会尊重他人。

一个习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四个习惯越早养成,对孩子的成长的帮助越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