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枝湯加芍藥之後,力量轉爲肅降

原本在桂枝湯中,桂枝爲三兩,芍藥爲三兩,大棗爲十二棗,生薑三兩,炙甘草二兩。

此時,桂枝湯和芍藥的份量是相同的,桂枝有引領氣血向上,向外運行的作用,而芍藥,則有讓氣機向下沉降的作用。本來,桂枝和芍藥因爲份量一致,處於一個納什均衡的狀態,此時"桂枝湯"在上下,內外,散收上是均衡的,但是在"桂枝加芍藥湯"中,由於芍藥的劑量倍增,所以這個方劑的藥勢轉爲肅降。

既然,藥勢向下,便能特異性地治療下腹部侷限性的疾病,例如腹部虛滿。

所謂腹部虛滿,大塚敬節是這樣解釋的:

"腹部膨滿便祕時,有實證也有虛證。虛證的情況下,即使腹脹,但腹部缺乏彈力和底力,脈亦無力,此時若用大承氣湯等方,會出現劇烈腹痛、腹瀉、乏力。"

"太陰病腹滿是虛證,可用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補益,即使出現便祕也不能瀉下。"

在實際臨牀中,"桂枝加芍藥湯"除了可以用於調節虛弱導致的便祕,還可以與"痛瀉要方"炒白朮,陳皮,防風共用於脾虛肝旺導致的慢性結腸炎。

白芍

二、桂枝湯加芍藥再加飴糖,叫小建中湯,用來改善中氣虧虛

桂枝加芍藥再加飴糖,就是滋補虛弱的小建中湯。

要記住小建中湯不難,首先我們記住"桂枝湯",記住它的比例,桂枝,白芍,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炙甘草二兩。把桂枝湯中的芍藥增加一倍,那就是治療腹部虛滿,以及虛弱導致的便祕的"桂枝加芍藥湯"。

然後再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基礎上,加上飴糖200毫升,便是大名鼎鼎的治療全身疲勞,精力不足的"小建中湯"了。

由於,這個方子是在桂枝加芍藥湯基礎上的變方,所以,我們其實可以把"小建中湯"證,看成是虛弱程度更深的"桂枝加芍藥湯證"。

"桂枝加芍藥湯"主要是治療虛弱引起的腹部膨滿,腹脹,便祕,也即:"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小建中湯,是加了飴糖的桂枝加芍藥湯。飴糖也就是麥芽糖,味甘,主補虛乏。大量的飴糖可以有效地補益胃的氣津,促進氣血的生成。而且麥芽糖相對來說,也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所以小建中湯可以改善程度更深的中氣虧虛引起的:

1、全身疲勞,精力不足,乃至遺精等以正氣不足爲表現的症狀;

2、病理性的氣機紊亂,例如腹直肌痙攣,腹痛等症狀;

3、病理性的氣血循環障礙,例如心悸,面黃肌瘦,四肢痠痛等一系列症狀。

當然,坦率地說,我個人不太喜歡用飴糖,因爲我身處貴州,這兒幾乎沒有人愛喫糖,我個人也是極其厭惡糖。我喜歡用山藥來代替飴糖,其實也是有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腹直肌痙攣,腹痛"的情況下,若是腎不得養,腎的固攝作用失調,導致"夢失精,手足煩熱,咽乾口燥",這時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將更加合適,"虛勞裏急,腹中痛"纔是小建中湯證最首要的主症。

飴糖

三、小建中湯再加黃芪,力量倍增,滋養全身

小建中湯,是桂枝湯倍芍藥,然後再加飴糖而成。

它是一個特異性地治療中焦虛弱的方子。

主要是治療中焦虛弱導致的腹痛,腹部膨滿,腹直肌痙攣,心悸,四肢痠痛,面黃肌瘦等一系列的症狀。

現在,我們要在其中加上"黃芪"。

黃芪雖然和人蔘一樣,都是補氣之品,但是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黃芪在補氣之餘,擅長散發,擅長將胃氣供應到全身,所以黃芪被稱爲是虛證之麻黃。

而人蔘,一方面可以益氣,一方面擅長守中,有守護胃氣,儲存胃氣的作用。

所以,在患者陽氣極虛的時候,一般不贊同用黃芪,因爲它會使陽氣散發。

當然在慢性期,加上陽氣,有助於全身都得到滋養。

所以,當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上黃芪後,就如同抽水泵換了發動機一般,在滋補胃氣的同時,源源不斷地把胃氣供應到全身各處。

它不再是特異性地治療局部臟器的方子,而是一個治療"虛勞裏急,諸不足",全身性虛勞的方子,它叫黃芪建中湯。

其加減法是,氣短胸悶這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療肺之虛損不足,補氣,再加半夏三兩。

黃芪

四、小建中湯再加當歸,藥勢繼續下探,增強了養血祛瘀的作用

前面我們像抽絲剝繭一般,一步步介紹了桂枝湯,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

我們初步窺見了經方組方的客觀規律,一扇大門在我們面前漸漸打開:

桂枝湯本身是一個上下,內外,散收的作用剛好平衡的方子。

當桂枝湯,去掉芍藥後,藥勢上升,成爲了治療胸部疾患的方子,例如桂枝去芍藥湯,炙甘草湯。

當桂枝湯,倍用芍藥後,藥勢下沉,成爲了調理腹部不適的方子,例如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本身是一個作用於中焦的,以"虛勞裏急,腹中痛,四肢痠痛"爲表現的,治療中氣虧虛的方子,再加上"虛證之麻黃",散發作用很強的黃芪後,

其力量被放大了,變成了一個可以作用於全身的,治療"虛勞裏急,諸不足",全身性虛勞的方子。

那麼,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再加上當歸,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當歸

當歸有溫血,活血,補血的作用,小建中湯本來是治療虛弱引起的腹痛或者便祕,加上當歸後,其藥勢一方面繼續下探,一方面增強了養血祛瘀的功效。

所以,《金匱.婦人產後病脈證治第二十一》是這樣記載當歸建中湯的功效的:

"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飲。"

那麼一般服用多久呢?

這是一個治療氣血虛弱,氣虛血滯引起的慢性下腹疼痛的方子,可以連服一月,能令人強壯。

擅用桂枝湯,熟悉桂枝湯變化,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調節人體的氣血狀態,促進人體的健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