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潔瑛,去世了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有人說害死藍潔瑛的是惡人,是香港的娛樂業亦或是自己性格的原因也佔一部分。

但,無論如何,她的一生充滿了坎坷和唏噓。

所謂,紅顏薄命,大約如此吧。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她也有輝煌的時候,在同一期藝員培訓班裏,吳啓華被認爲長相猥瑣;陶大偉太肥;吳君如看起來太傻;曾華倩看起來太刻薄;唯獨她美貌驚人,是公認的明日之星。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一出道就獲得跟當時最帥氣最有潛質的男演員搭戲,如劉德華、周星馳、梁朝偉等等。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2004年藍潔瑛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愛在有晴天》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早在1995年,藍潔瑛的父母相繼去世,而陪伴她多年的男友也拋棄她與她的閨蜜結婚,讓她深受打擊。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1998年,腹背受敵的藍潔瑛駕車失事側翻,手部受傷及頸部受震盪,大腦神經也受到刺激。

多次進出精神病院,演藝事業也因此中斷了。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當然,關於精神受到打擊的原因更多被猜測爲受到兩位大佬的性侵。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這兩位被大多數人認定爲已故的鄧光榮和現在還活躍在娛樂圈的曾志偉。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對於這一控訴,曾志偉表示堅決的抗議,併發送律師函給卓偉讓他刪除這一“不實內容”。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也有人說,藍潔瑛的性格確有固執和偏激。

“一手好牌被打爛”的論調是說,她曾擁有不錯的先天條件,在前途大好之時,卻總挑剔角色美醜、工作時長等,被雪藏三次。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但,不管怎麼說。藍潔瑛的悲劇與香港娛樂業是脫不了干係的。

當她死訊傳出之時,香港的娛樂媒體卻用大字大幅強調的是她寓所傳出的異味,並專門配上她晚年過分病態的照片。

過分的娛樂化,讓娛樂新聞媒體不是嚴肅尊重地報道一件事件,而是把一件事情變成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同樣,新聞媒體並沒有肩負喉舌的責任,對於對藍潔瑛施暴的嫌疑犯“圈內大哥”,也是當作一個花邊新聞來調味。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早在2014年,藍潔瑛就坦然講述了自己遭受性侵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細節。

然而,直到今天。藍潔瑛被侵害的大部分情況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依舊沒有什麼卵用。

哪怕是反性騷擾運動席捲全球,或是me too運動,香港也沒有一個女權團體、性侵關注團體發聲、行動去聲援過藍潔瑛,幫她解決過實際的問題?爲她爭取過公道?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對於,那些在娛樂圈依舊混的風生水起的人,事實上大多數人還是抱持“江湖事,江湖了”的態度。

這種“旁觀者的正義”不光在娛樂圈,甚至在整個社會都變成了社會的準則。

比如“重慶公交車事件”,人們也是抱持着“害怕惹禍上身的態度”。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爲什麼沒有人仔細想想,她後來的斷絕和大部分圈內好友來往,變得孤僻其實是自身得不到公正對待所感到的心灰意冷、甚至是對社會的絕望。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藍潔瑛的晚年,聊以告慰的,都是些小人物。一些關心她的粉絲,一些普通的街坊。

旁觀的正義:爲什麼當侵犯如此明確,卻沒有人幫藍潔瑛出頭?

她的生活也沒有媒體寫的那麼潦倒,在這些人的回憶裏,她很喜歡小孩也很安靜、平和。

我是“做電影的業青”,原珠江電影集團製片人業青,聊電影聊時尚聊明星,時而正經時而逗比,有趣有用有理性,不定期更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