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一戰和二戰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世界千瘡百孔、一片狼藉;人們背井離鄉、妻離子散,苦不堪言,哀嚎聲、悲痛聲,響徹天空。但與此同時,戰爭也帶動了科技的發展,尤其是武器裝備的發展,各種槍械彈藥橫空問世,數不勝數。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好的,自然有不好的。一戰、二戰誕生了很多經典槍械,但也出現了很多“爛”槍械。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款“爛”槍械。


第一挺紹沙M1915輕機槍:該機槍是法國在一戰時期打造而成的制式武器,因爲當時美國還沒有自主研發自動武器的能力,所以該槍械一經問世,美國就一次性購買了3.7萬挺用於裝備軍隊。未曾想,其作戰性能如此差,讓人失望不已。要說世界大戰期間,哪把槍械被罵得最多、最讓士兵厭惡,那非它莫屬了。


其不僅工藝粗糙、體型笨重不易攜帶、操作繁瑣、彈容量少,而且威力還十分弱。此外,其一分鐘只能傾瀉240發子彈,反應非常慢,以致後坐力大,使用者一不小心就會被傷到。同時,還導致命中率低。再者可靠性差、故障率高,接近100%,極易擦槍走火,傷到自己。最爲重要的是,維修保養難。它的零部件容易受損,但士兵又不能自行拆卸修理,只能返回給廠商,非常麻煩,所以士兵對它十分不待見。


第二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該外形醜陋、設計“不倫不類”的槍械,是抗戰時期,日本裝備最多的輕機槍。它和其他機槍最大的差異就是槍托是彎曲的,設計新穎,故而得名“歪把子”。其不僅外在不行,且內在也不行,作戰性能異常糟糕,連自己的“親媽”日本都嫌棄。


最大的致命傷是人機工程差,對環境要求極其高,“高不成低不就”,只有適中的溫和條件,可靠性才能得到保障,否則就會頻繁發生故障,無法作戰,讓人苦惱。就連當時武器資源如此緊張的中國,在繳獲之後,也沒有二次使用,足見其多“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