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藥巨頭安進(NASDAQ: AMGN)於美西時間10月31日上午宣佈,將以約27億美元現金或美國存托股(ADS)每股174.85美元,購入百濟神州(HK:06160,NASDAQ: BGNE)20.5%股份。與百濟神州截至2019年10月30日在納斯達克30天交易量的加權平均價格相比,這一價格溢價36%。

  11月1日早間,百濟神州也公告稱,公司與安進於2019年10月31日(美國時間)訂立了有關認購股份購買協議,安進擬以約27億美元(約190億元人民幣)或美國存托股(ADS)每股174.85美元的價格,購買20.5%的公司股份。若交易完成,安進將在百濟神州董事會獲得一個席位。

  百濟神州CEO:明年年底前帶來8款創新抗癌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迄今爲止全球規模的生物製藥企業和中國的生物製藥企業之間,金額最大、涉及產品與管線藥物最多的交易。雙方合作內容包括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安進的3款產品,即安加維(XGEVA)地舒單抗注射液、KYPROLIS注射用卡非佐米和BLINCYTO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開發20款安進抗腫瘤管線藥物。其中,百濟神州將負責在中國的開發和商業化。

  按照20.5%股份對應的27億美元計算,百濟神州的估值在安進入股後將達到131.7美元(約927.4億元人民幣)。11月1日,百濟神州H股收漲31.89%,市值爲863億港元(約775億元人民幣)。截至北京時間11月1日17:55,百濟神州美股盤前亦大漲25.05%。相比之下,安進盤前僅上漲0.12%。

  美抗癌醫藥巨頭巨資入股,這家“中國製造”生物藥企股價飆了!

  百濟神州H股今日分時圖(圖片來源:Wind)

  安進和百濟神州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百濟神州將把安進的一些抗癌藥物商業化,並在中國市場上銷售。此外,安進還將於百濟神州合作,在中國和其他地方開發20種癌症新藥。雙方預計這筆交易將在2020年年初完成,這也將增加安進在中國快速增長的醫藥市場中的覆蓋率。  

  安進CFO戴維·梅林(David Meline)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將百濟神州作爲公司在全球拓展業務的重點之一。”安進表示,隨着每年將近有400萬人被診斷出癌症,自2011年以來,公司的業務範圍已經從大約50個國家/地區擴大到100個國家/地區。

  安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布拉韋德(Robert A. Bradway)表示,與百濟神州達成戰略合作能使安進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擴大影響,服務更多患者。“我們期待與百濟神州的合作能爲中國以及全世界數百萬癌症患者生活帶來有意義的改變。”安進負責全球商業運營的執行副總裁穆爾多·戈登(Murdo Gordon)則指出:“現在的重點是確保新療法能夠像在西方或亞洲其他地區一樣迅速獲得批准,從而滿足那些遠未得到滿足的醫療需求。”

  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雷強(John V. Oyler)表示,此次合作說明安進認可百濟神州在中國獨特的臨牀開發實力。“戰略聯盟達成將進一步拓寬中國商業化團隊的產品組合,到2020年底我們將可能爲癌症患者帶來多達8款自主研發及授權引進的創新型產品。”

  資料顯示,百濟神州成立於2010年10月28日,是首家赴美上市也是首家同時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兩個市場掛牌的中國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新型分子靶向藥與腫瘤免疫藥研發治療領域,主要從事研發分子靶向藥物、創立免疫腫瘤療法、優化聯合的用藥方案。百濟神州一直以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在行業內著稱,被稱爲“中國的基因泰克”。2014年,百濟神州自首輪融資以來累計融資超過20億美元。

  兩個月前被機構做空,股價兩天累計跌超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就是這家被業內稱爲“癌症創新藥開發領域龍頭”的百濟神州,在今年9月5月曾遭到一家名爲J.Capital Research機構的做空。J.Capital Research直指公司在廣州工廠建立不合理、存在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並指控公司僞造銷售額,估計實際銷售數據比財務報告少57%。做空報告發布後的兩天內,百濟神州納斯達克及港股兩地股價均累計跌超10%。

  美抗癌醫藥巨頭巨資入股,這家“中國製造”生物藥企股價飆了!

  百濟神州美股日K線圖(圖片來源:WIND)

  美抗癌醫藥巨頭巨資入股,這家“中國製造”生物藥企股價飆了!

  百濟神州港股日K線圖(圖片來源:WIND)

  當天,百濟神州發佈澄清報告,稱一家所謂的做空機構發佈了一份包含衆多針對公司的失實、毫無依據且具有誤導性指控的報告,旨在對公司股價造成負面影響,從而滿足做空機構的私利,報告中的指控爲公然造假。

  9月6日,百濟神州發佈公告斥責做空報告捏造事實。之後的9月9日,百濟神州召開投資人電話會議,針對做空報告中關於公司虛增六成銷售額、關聯利益輸送、研發費用失控等指控一一進行反駁。

  “沽空報告中包含有非常多錯誤的言論、失實的訊息及胡亂的猜測,包括一些很基本的事實,比如錯誤的管理層股票銷售數據,以及錯誤地計算該公司研發大樓的平米數。沽空機構只是運用他們的想像力,捏造出這些毫無根據的指責。”公司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梁恆在彼時召開的電話會議中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