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 Things That Happen to Your Body When You Watch Scary Movies)

作者 | 天門山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衆號:tech_163)

人類爲什麼如此喜愛恐怖電影,其實背後有許多的科學道理。無論你是大膽的還是膽小的,觀看恐怖電影實際上可以對你產生生理和情感上的作用。

從科學家的研究,可以發現觀看恐怖電影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你的大腦和甚至是你的荷爾蒙。

大腦兩個組成部分將會“交談”

“大腦的兩個組成部分,參與了我們對恐懼等事物的反應,”休斯頓烏希爾大學麥戈文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爲科學系的研究工程師馬修·普萊斯(Matthew Price)解釋道,該學院研究人類對恐懼刺激的生理反應。

“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前額葉皮層,和扁桃形結構形狀的邊緣系統,在覈磁共振成像中,顯現出一些可怕的現象。這兩個系統在互相“交談”,表明了你恐怖的程度。從這兩個組成部分的形狀,就可以辨別你是處於正常狀態還是處於恐懼之中。”

驚恐式的“抓住座位”反應

無論是身處顛簸的飛機還是看到死人突然活過來,這些都能夠給你帶來被稱爲經典的“抓住座位”的驚恐反應。


馬修·普萊斯表示,“如果這是一種致命的反應,你的下丘腦就會參與其中,下丘腦的功能是負責身體體溫和心率。你一開始將會出現淺呼吸。這些都是突如其來的反應。即使你不是身處現實之中發生的致命危險之中,你在觀看一部恐怖電影時,也會獲得同樣的刺激反應。”

給大腦帶來平靜

當你在做冥想訓練時,觀看諸如《閃靈》(The Shining)等恐怖片,可能不是腦海中出現的第一選項。然而,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Greg J. Siegle)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對鬧鬼的房子能夠產生的生理反應進行了跟蹤研究。他在研究報告中得出的結論稱,看恐怖電影實際上能夠在當時和之後給你的大腦帶來平靜。

“我們對鬧鬼房子的研究表明,人們能夠突然完全關閉他們許多大腦思維,而處於一個特別的狀態,但並非高度分析狀態,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一小時之後,而恐怖電影也有同樣的效果。”

可獲得體內皮質醇分泌

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表示,這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他說,“慢性壓力讓你整天都在釋放皮質醇,這對你不是好事。”他稱,小劑量的恐懼和一般的興奮狀態可以讓你進入大腦的許多情感處理過程,而且可能會刺激你分泌許多腎上腺素。因此,“人們花時間去看恐怖電影是有原因的。”

皮質醇,是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壓力狀態下,身體需要皮質醇來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如果沒有皮質醇,身體將無法對壓力作出有效反應。

皮質醇在操縱情緒和健康、免疫細胞和炎症、血管和血壓間聯繫,以及維護結締組織(例如骨骼、肌肉和皮膚)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功效。壓力狀態下,皮質醇一般會維持血壓穩定和控制過度發炎。

讓注意力分散缺點得到矯正

“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在希臘悲劇中首先描述了大量的情緒宣泄,這些悲劇所描述的恐懼和憐憫是當時社會中受到高度抑制的情感,從許多方面來講,就這些情感,我們現在不被允許表達。”馬修·普萊斯表示,“我認爲看恐怖電影允許我們表達這些情感,接受這些情感,並對這些感情進行改造。但是,必須要有一種建設性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現在,我並不認爲看恐怖電影是實現自我醫療的一種方法。當然,我只是在說看莎士比亞,他的作品中大多數故事情節都涉及一系列可怕的事件,甚至還可追溯到數千年之前。”

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表示,“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往往會想到痛苦、恐懼和消極的情緒以及要避免的事情。我想,由於恐怖電影受到歡迎,我們可以說驚恐也許不是需要避免的事情,也許是很有趣的事情。我們的注意力往往會分散,這是我們需要避免和糾正的缺點,恐怖電影非常吸引人,它可能會讓你的注意力重新聚焦起來,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恐怖產生的突發能量能被利用

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表示,恐怖產生的突發能量能被利用,這聽起來可能有悖常理。但是,在恐怖到來之前制定一個計劃,可以幫助你利用因恐怖而突然爆發的能量。

他說,“在我們對鬧鬼房子的研究中,90%的參與者喜歡這種體驗,只有10%的人不大情願親身去體驗這鬧鬼的房子。這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但我認爲確定你想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價值纔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是因爲你一直感到沮喪而需要一般的喚醒嗎,還是你想碰觸更深層次的情感?”

可以幫助緩解焦慮

格雷格·J·西格爾博士表示,你可能認爲那些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焦慮症和社交恐怖症的人,可能會被建議不要看太多可怕的恐怖電影,但相反的情況可能是真的。

“我們已經發現,恐怖電影能幫助人們恢復恐懼的感覺,同時知道他們是否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他們之前的那些障礙感覺開始消失。因此,恐怖電影對他們肯定有一定的價值。”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