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美的集團的業務板塊中,生活小家電板塊表現也十分亮眼,而這也是美的在冰洗、空調等大家電增長放緩後,選擇的又一個轉型方向,從運營情況來看,這一板塊對公司盈利的貢獻也越來越不容忽視。從這則公告也可以看出美的和格力在轉型的方向上已經漸行漸遠,在美的致力於通過研發提升生活小家電的科技含量及品牌溢價、通過收購德國庫卡進入機器人領域時,格力近年的多元化嘗試則涉及手機、新能源等領域。

(原標題:美的變“輕”:庫卡陣痛持續 科技化正在路上)

《科創板日報》(上海,陳默)近日,美的集團(000333.SZ)發佈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09.18億元,同比增長7.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3.16億元,同比增長19.08%。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總營收674.4億元,同比增長5.9%,歸母淨利潤61.3 億元,同比增長23.5%。

看起來,這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不過與老對手格力電器相比,今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少賺了約8 億元。

格力與美的之間更明顯的區別是兩家公司的風格:高調的董明珠自帶“流量”,爲格力吸引了無數關注的目光;而美的更加低調務實,正如財報所呈現的那樣,雖然前三季度淨利潤絕對數額略少於格力,但美的淨利潤增速卻把格力甩在身後。

在無數人大呼傳統家電已經陷入增長困境時,美的已經悄然走上了一條更“輕”的道路。

螞蟻與大象共舞

據美的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6%,主要得益於空調業務的良好表現,該季度正是空調銷售旺季,由於採取了降價促銷,美的空調的市佔率大幅提升,據奧維統計數據顯示,該季度美的空調的市場份額增加了4.6個百分點;此外,得益於產品升級,冰洗、小家電業務穩健增長;不過,2017年收購的德國庫卡仍處於調整期,報告期內營收下滑2%,訂單下滑16.7%,隨着順德工廠投產、中國區整合推進,公司預計後續庫卡將逐步企穩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空調降價促銷,但公司該季度的毛利率反而提升了0.4個百分點,這主要受益於原材料降價及匯率波動的影響。此外,淨利潤的增長還得益於規模增長與費用控制優化,期間費用率下降0.2個百分點。

在美的集團的業務板塊中,生活小家電板塊表現也十分亮眼,而這也是美的在冰洗、空調等大家電增長放緩後,選擇的又一個轉型方向,從運營情況來看,這一板塊對公司盈利的貢獻也越來越不容忽視。

用坊間的說法,如果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是大象,那麼電飯煲、熱水壺等小家電就是螞蟻。美的集團至今仍是“大象戰場”上的一員大將,但近兩年來,人們也突然發現,在“螞蟻戰場”上,美的集團的身影也越來越清晰了。

不過在發展小家電產品方面,美的也走了一些彎路。此前美的集團的小家電系列主打“便宜好用”,雖然銷量增長很快,但是利潤率並不好看。後來陸續經過幾輪調整後,從2017年開始,美的生活小家電開始針對95後、00後人羣研發新產品,如最近熱賣的“柴犬煲”,就是一款主打一人食場景的電飯煲,銷量達到了一天一萬臺。

這也是外界對美的變“輕”的理解——產品線更年輕化,產品本身也更輕盈。而在加強了研發設計與品牌營銷之後,美的生活小家電的品牌溢價也開始起效,這對於提高公司整體的毛利率至關重要。

科技化任重道遠

近年來,美的一直在致力於向科技化轉型。其研發也確實在持續投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爲69.9 億元,研發費用率爲3.2%,同比提升0.1個百分點。2019 年9 月,公司在德國斯圖加特設立歐洲研發中心,一方面有利於對歐洲本地用戶市場調查,另一方面也將斯圖加特技術資源納入公司研發體系。目前,美的集團已在國內設立10 個研發中心,在國外設立18 個研發中心。

在向科技化轉型的道路上,美的集團近年來最知名的一役是收購全球著名的機器人公司德國庫卡。2016年,美的集團開啓對庫卡的併購,並在2017年1月完成交割。目前,美的集團持有庫卡約95%的股權。

但在美的拿下庫卡後的2018年,庫卡業績表現不佳,訂單收入33億歐元,同比下滑了8.5%;營收32億歐元,同比下滑6.8%;稅後利潤1660萬歐元,暴跌了81.2%。

雖然類似這樣體量的跨國併購,在整合過程中通常很難避免業績的波動。但除了磨合原因以外,庫卡內部研發投入不力、研發方向不明也一直爲外界視爲2018年業績下滑的真正原因。

到了今年第三季報,庫卡的訂單下滑與營收下滑仍在持續,不過在2018年,庫卡的研發投入增加了18%,達到1.52億歐元。而研發投入產生的紅利通常會滯後一些,其對美的集團的業績貢獻要能夠體現在財務報表上,看來仍需時日。

有趣的是,就在10月30日,格力電器公告稱,擬於11月18日下午14:30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議案包括《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修訂公司的議案》。格力電器此次修訂公司章程在經營範圍中擬新增研發、製造、銷售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及充電樁等;刪除經營電信業務及增值電信業務等。

從這則公告也可以看出美的和格力在轉型的方向上已經漸行漸遠,在美的致力於通過研發提升生活小家電的科技含量及品牌溢價、通過收購德國庫卡進入機器人領域時,格力近年的多元化嘗試則涉及手機、新能源等領域。

目前,格力手機在市場上已經難覓蹤影,不過最新的消息是格力電器又新增了手機摺疊屏專利,且最新入股的聞泰科技也是手機產業鏈上的公司,看得出來,格力似乎仍未放棄手機夢想。

此外,在新能源業務方面,此前格力欲併購新能源車企珠海銀隆一事雖然被股東大會否決,但近兩年,格力與銀隆之間進行了大量關聯交易,格力電器格向銀隆新能源輸出智能裝備及大巴空調,而銀隆新能源向格力電器提供新能源車輛及儲能設備。最後雙方又因糾紛對簿公堂。

受這些風波影響,格力在新能源領域的進展也並不理想,此次在經營範圍中增加新能源發電產品、儲能系統和充電樁等事項,看得出來,格力在新能源領域仍然要持續探路,死磕到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