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家所熟知的鐵腕太后,無非就是西漢的呂雉,唐朝的武則天,北宋的劉娥,以及清朝的慈禧,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主角,知道的人估計不是很多,她只有一隻手,但就是這一隻手卻撐起了整個國家社稷,她就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

她之所以一隻手,並非天生的,而是跟她剛烈且堅強的性格有關。而她的這種性格,也正好體現了遼國這個國家的精神。據《金史》記載:“遼朝建國,以鑌鐵爲號,取其堅強之義。”所以“遼”的意思就是如同鋼鐵般堅強,而述律平正是以她的全部生命在維護這種精神。

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機生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在這三人中,耶律阿保機是很看好文化水平超高的耶律倍的,因爲他認爲“馬上得天下,安能馬上治之”,所以在生前基本上已將長子耶律倍當做接班人了。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在行軍途中突然病逝,死的時候有異象,出現了沙塵暴,天地間彷佛有浩浩蕩蕩的黃龍在奔湧。大軍見此情形人心浮動,更有大臣準備藉此造反。面對如此局面,述律平做了一個大膽決定,立在外領兵作戰的次子耶律德光爲新的皇帝,同時讓那十幾個“打着遼旗反遼旗”準備造反的大臣去給阿保機殉葬。

此時有大臣就不樂意了,說:“要論和皇帝的親密程度,皇后您纔是最親的,您爲何不親自去伺候陛下呢?”述律平聽到這話後,二話不說抽出身旁侍衛的刀,咔嚓一下就將自己的右手給剁了,大聲說道說:“心已碎,身屬國,將我斷腕,置於梓宮中,權當身殉。”堅強程度,可見一斑。

耶律德光繼位之後,是爲遼太宗,尊述律平爲皇太后。她憑藉多年輔佐遼太祖的經驗,繼續輔佐自己的兒子,在關鍵時刻把握方向,給朝政施加重大影響。

比如當時遼國和後晉之間征伐不斷,雙方的國力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傷,百姓苦不堪言。述律平見狀,十分憂慮,便力勸遼太宗結束這種無休止的戰爭,以“蕃和漢”來換取和平,以鞏固和發展遼國。這無疑表現出了述律平政治上的遠見和胸懷上的寬闊。

述律平雖然只有一隻手,是”斷腕太后“,但同時也是讓遼國初期兩代帝王言聽計從的”鐵腕人物“,爲遼國的開疆拓土和治國安邦做出了名垂千古的特殊貢獻。

公元953年,述律平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歷程,最終和已經去世27年的丈夫耶律阿保機合葬在了祖陵之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