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錦衣衛,估計看過《新龍門客棧》、《龍門飛甲》、《錦衣衛》等影視作品的人們都不陌生,作爲明朝最著名的特務軍事機構,它的前身爲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又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又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所以,錦衣衛還兼有皇家儀仗隊的職責,其服飾配件從最高級的賜服蟒服,到飛魚服,再到鬥牛服和麒麟服以及腰間配的繡春刀,無不彰顯皇家風範。

錦衣衛不全是壞人,話說錦衣衛中的忠貞之士——袁彬

明人絹畫《出警入蹕圖》

錦衣衛在有明一代,可是出盡了風頭,各種見諸於史書的大事大案如胡惟庸案和藍玉案中都少不了腰配繡春刀的錦衣衛身影,不過大都是與肆意妄爲、嚴刑拷掠、殺戮無數等讓人談之色變的詞彙聯繫在一起,其形象總是負面居多,在《明史·佞幸傳》中所列的佞幸者21人,錦衣衛指揮使竟有5人之多,形象敗壞可見一斑。但事實上,錦衣衛可不都是壞人,即使是在錦衣衛最高掌管指揮使中,也不乏形象良好的忠貞之士,這裏就談一談明朝錦衣衛指揮使中名聲卓著的人物——袁彬。

袁彬(1401年—1488年),字文質,江西新昌縣人,正統四年(1439年)代其父袁忠職爲錦衣衛校尉。校尉在錦衣衛官職等級很低,加上袁彬爲人正直,不善迎合,所以到48歲還沒有大的成就。

錦衣衛不全是壞人,話說錦衣衛中的忠貞之士——袁彬

電影《繡春刀》劇照

“土木堡之變”後與英宗患難與共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北方的瓦剌部首領也先兵分四路、大舉南犯。此時正值宦官王振掌權,面對瓦剌的進攻,王振不與諸大臣商議,慫恿明英宗親征。結果在土木堡,明軍大敗,王振被殺,英宗被擄,衆多侍從拋下英宗不顧,倉皇逃命,唯有袁彬和哈銘跟隨英宗寸步不離,“上下山坂,涉溪澗,冒危險,彬擁護不少懈”,“ 周旋患難,未嘗違忤”,並積極爲英宗出謀劃策,盡力維護英宗權益。

投降也先的太監喜寧極力唆使也先殺掉袁彬,以斷英宗的得力臂膀。一日深夜,袁彬被綁到野外,準備將其五馬分屍,英宗得知消息後,趕到哭求也先,終於將袁彬救下。在被俘囚禁時期,英宗和袁彬患難與共,對其很是依賴。“彬嘗中寒,帝憂甚,以身壓其背,汗浹而愈”,也就是說袁彬曾生病,英宗十分憂慮,無計可施之際,伏在袁彬背上大哭,反倒使得袁彬出了一身大汗而病癒。在袁彬和朝廷內各大臣的協力之下,也先在囚禁英宗一年多以後,最終將英宗和袁彬等人護送回京。袁彬在皇帝落難之際,衷心護主,護駕返京,功勞甚大。

英宗復辟後深受重用

在“奪門之變”後,明英宗重登大位,袁彬先後擔任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並深得英宗眷顧,但袁彬爲人謙和,居官不傲,正直善良。當時錦衣衛指揮使門達深受皇帝寵幸,各位大臣大都曲意迎合,只有袁彬不願屈服。門達就誣陷袁彬欲將其下獄。這時英宗對門達說“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還我”,這句話體現出英宗對袁彬的無比眷顧。

隨後,英宗駕崩,門達被免職治罪,發配南丹(在今天廣西境內)充軍,袁彬執掌錦衣衛,袁彬不計前嫌,在郊外設宴送行並贈送錢財,“餞之於郊,饋以贐”。與那些以勢欺人,囂張跋扈,收納賄賂特別是被列爲“佞幸”的錦衣衛指揮使相比,袁彬耿直善良,爲官名聲很好,《明史》這樣評價他,“掌錦衣衛者,率張權勢,罔財賄。彬任職久,行事安靜”,是有明一代20多位錦衣衛指揮使中難得的忠貞之士。

錦衣衛不全是壞人,話說錦衣衛中的忠貞之士——袁彬

明英宗朱祁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