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河县托里镇查干莫尔根村,笑容洋溢在努尔·索帕洪的脸上。见到笔者,他激动地说“父母兄弟都没有帮我办到的事情,我的好兄弟何建新帮我解决了,感谢共产党派来的好干部!”

昔日偏远落后的戈壁村落,变成了道路宽广、新房林立、树木葱郁、生机盎然的绿色农庄,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精河县公安局驻托里镇查干莫尔根村“访惠聚”工作队对这场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查干莫尔根村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畜牧产业单一,以饲养牛羊鸡为主。经济发展滞后,主要以种植棉花、土豆、玉米、芝麻等农作物为主。该村生产生活状况差,村民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严重制约发家致富。

贫困户努尔·索帕洪是精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何建新的亲戚,几年前,努尔曾养过鸡,但因不善管理,鸡苗得病死亡,因此失去了信心。考虑到养鸡成本小,回报快。何建新帮亲戚算了经济账后,鼓励他重新开始。今年春天,何建新自掏腰包购买了80只鸡苗和几百公斤鸡饲料,又帮他搭建鸡舍,还邀请养殖技术员对他进行指导,努尔的养殖技术得到了提高,这批鸡苗当年就为他带来了5000多元的收入。

治病找病因,脱贫找穷根。今年3月,工作队进村伊始就把摸清贫困人口基本情况,为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档案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13户贫困户家中开展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掌握每一户贫困家庭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将入户采集的数据和识别信息逐条录入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建档立卡,找出贫困原因所在。

翻开贫困户伊米提·白克尔家的的扶贫手册,家庭情况、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和享受社会保障以及年人均收入等一系列指标都一目了然。

找准贫“根”困“源”后,关键还在于“对症下药”。工作队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按照“就业创业支持一批”的思路,通过开展农牧民夜校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式,在提升现有产业水平的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农牧民收入;针对传统农牧业种养观念根深蒂固的问题,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思路,协调帮助村民引入滴灌等灌溉设备,发展庭院经济;牧区发展饲养良种牛、羊、鸡等养殖业,鼓励村民种植玉米、苜蓿、豆类、芝麻等饲草料,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通过树立致富带头人的方式鼓励村民发展优质肉羊、肉牛、土鸡等特色养殖,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针对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的问题,按照“社会保障兜底、民政救助”的思路,积极帮助村民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大病补助和残疾人补助等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补。

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村上7户贫困户的新居未安装采暖锅炉。工作队协调资金,给需要安装锅炉的每户资助3000元,帮扶干部出资500元,其余由村、镇共同出资安装了采暖设备,改变了长期以来靠土火墙和炉子取暖不卫生、不环保、不保暖的历史。受益贫困户阿卜杜如苏力说:“以前每到冬天,家里都用煤炉子取暖,没有钱,买不起煤,只有住人的一小间房子才架炉子,其他房间都很冷,别说家人,就连串门的邻居坐在炉子跟前聊天都嫌冷。共产党帮助我们安装锅炉,一个锅炉烧热了整个房子,温暖了我们大家的心。”

截至目前,查干莫尔根村“访惠聚”工作队已协助群众解决困难诉求60余件,协调6万余元进行帮扶,帮助申请低保20余户,共资助5名困难学生14500元,精河县公安局捐款捐物5万余元建立“爱心超市”。这些举措涉及生产生活、医疗救助、就业求学等方方面面,切实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

“村民一日不脱贫,工作队一日不松懈,我们有信心,坚定坚决带领村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何建新说。

文/张彦立

图/田向东

监审/金多 编审/田雨梅 编辑/安晓龙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