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回家嗎?”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問。

“嗯。”李高輕輕點頭回應。

“知道家在哪嗎?”工作人員又問。

這次他沒反應。

12月6日,“無名氏鄒7”李高踏上了回家路,市救助管理站護送他回濟南商河,那是他10年未曾回到的家鄉。而從對話中可以看出來,這位智力存在障礙的小夥子走丟又尋到家的過程,包涵了許多人的努力。

從他的代號“無名氏鄒7”就能看出,他是在鄒平被救助的。據鄒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無名氏鄒7是今年1月29日被救助的,當時天挺冷了,他一直在大街上溜達,站上接到羣衆的熱線電話,趕到現場後卻又沒找到,附近路段也沒找到,如此錯過好幾次。

不過,最終工作人員還是找到了他。當時他很瘦、很髒,可能是好長時間沒喫飯了,精神也不好,衣服很單薄,下身穿一條薄褲子,上衣穿一件破爛皮衣,在交流時疑似精神障礙,一直說不出有關家庭信息,所以便移交市優撫醫院進行精神康復治療。當時的救助照片李高就像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而實際上當時他只有24歲。在優撫醫院的照料下,他雖然仍舊不說話,但是身體好了起來,白了、胖了。

2018年上半年,濱州市救助管理站對全市滯留受助人員進行了一次集中的人臉比對,無名氏鄒7的照片上傳後,篩選出了7條相似人員信息,但是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條條信息覈實後,對方村委都稱此人不是本村人氏。今年下半年,鄒平市救助管理站通過鄒平市公安局又進行了一次人臉比對,派出所工作人員篩查、覈實後,發現此人與濟南市商河縣懷仁鎮窪李村的李高相似度極高,通過與當地派出所多次覈實,無名氏鄒7正是李高。

而這一身份信息,此前也在上半年的篩查中被覈實,當地村兩委否認過。也因此,李高的回家路晚了半年。

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當天10點30分,工作人員到達了商河縣民政局,同濟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窪裏村,此次尋親工作,兩個救助站站際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村頭,遠遠地就能看到一羣人等待在那裏,路口還擺放着鞭炮。看到李高下了車,他的家人就如同看到歸巢的倦鳥,撲到他身邊,爸爸、媽媽、舅舅、姐姐、嫂子……一羣人哭着、笑着,握着他的手,摟着他的肩,捧着他的臉,叫着他的名,久別重逢的淚水化開了了多年的思念。

“這十年,你跑哪去了?!”李高的媽媽哭着埋怨。一會兒後,她攬着李高的胳膊,“走,回家!” 把李高迎在牀邊,媽媽問他餓嗎,李高點點頭。讓他叫媽媽,他如嬰兒學語般叫了一聲“媽媽”,這一聲久別了十年。十年不回,外甥都已經長大了,看到媽媽哭得傷心,外甥也撲到李高懷裏,哭着喊“舅舅。”

李高的家人特意準備了一面錦旗,對濱州市救助管理站和濟南市救助管理站表達感謝。李高的父親說,孩子小時候就反應慢,十年前24歲的時候不小心走丟了。這十年,他們去周邊地市找了遍,從德州到濟南找了一圈,每當過年過節,家裏少個人分外難過。這次回來,真是特別感謝兩個救助站的努力!而當地政府也承諾,鑑於李高家裏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政府會妥善安置,爲李高辦理低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