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時東北喜劇擺脫低俗的標籤,張浩的作品才能在《歡樂喜劇人》取得好成績。哪怕連各組喜劇人都意外被淘汰的是張浩,但是也改變不了淘汰的就是他。

這幾年隨着韓國綜藝的廣泛傳播,讓人們認識到了綜藝的廣闊市場,於是中國的各類綜藝也多了起來。
有一些直接山寨的綜藝,也有一些結合本土的二次創新綜藝。
也有一些純正的創新綜藝。
喜劇作爲綜藝的重要題材,以喜劇創造爲素材的綜藝也越來越多。
但是最火的一定是《歡樂喜劇人》
但是節目大火的情況下也時時遭遇一些吐槽。
從第一季開始,趙本山團隊的作品一直就被吐槽除了才藝表演啥也不會,太土。
到伴隨該綜藝成長的強行煽情等等。
但是貌似哪一季都沒有這季話題多。
從孫建宏的跑題,到他的刨活兒,再到白鴿的完全抄襲,還有云綜藝時候的質量差。
再到張浩的退賽。
可以說張浩的退賽達到了高潮。
在上星期的比賽後,張浩正式被淘汰,擁有參與復活賽資格的張浩選擇了退賽。
在他的聲明中可以看出他對這節目的吐槽。
那麼到底他應該不應該被淘汰呢?
首先這個節目的賽制確實出現過分數最低的反而沒有被淘汰的情況,因爲這是個人和團隊的賽制下的問題。
但是最後淘汰的都是分數比較低的!
難道分數有貓膩?
自從郭德綱主持後,這個節目的各種黑幕的消息就層出不窮。
爲此郭德綱也解釋過。
郭德綱說得是有一定道理,在各組喜劇人的眼皮底下,票數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張浩爲啥會被淘汰呢?
真的是水平不行?
每次作品演出後,張浩對自己的作用都是十分滿意的!對別人作品都是十分看不起!是這種傲慢引發大衆評委的不滿?
或許都不是,只不過是評委的品味而已。
就這輪比賽的節目,可以說除了金霏陳曦的相聲外,都非常一般。
那麼爲啥淘汰的是張浩呢?
這個理由和宋小寶爲啥第一季不能得冠軍一樣。
作品不符合大衆評委的品味。
不是說你不好,只不過是不喜歡而已。
哪怕連各組喜劇人都意外被淘汰的是張浩,但是也改變不了淘汰的就是他。
其實這並不是張浩的悲哀,也是東北喜劇的遺憾。
東北的喜劇作品一直都有這問題,那就是擺脫不了低俗。
《歡樂喜劇人》上趙本山團隊在過去的幾季中已經把評委的忍耐力耗盡。
低俗的才藝表現,狗屁不通的“詩”,裝磕巴等等小劇場上纔會上演的各種低俗表演出現在《歡樂喜劇人》,
剛開始來幾次,可以說有一定的新鮮感,大衆給你面子,但是趙本山徒弟們在《歡樂喜劇人》上這種表演已經重複太多了,光宋小寶就表現太多次了。
人們看的次數多了,作品的笑料已經消失,作品的內核缺失,立意檔次低,表現低俗凸顯出現。
甚至人們已經把東北喜劇扣上了低俗的帽子。
就像很多人都認爲現實中的東北人都像《鄉村愛情》中的人一樣。
趙本山團隊的作品已經把整個東北給人的印象拉得不能再低了。
而張浩就成了這個影響下的“池魚”。
雖然他的作品和趙本山徒弟們的作品有很多區別。
但是在評委眼中,你們就是一類的作品,首先印象分就低很多。
最後就出現了這個結果!白鴿,孫建宏的作品好嗎?說句實話,都是垃圾!
但是淘汰的卻不是他們!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張浩退賽的原因,只要是他,就取不到好成績,同樣的作品,換個人演繹,就不是這個結果。
就這麼尷尬!
趙本山團隊用了多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把東北喜劇變成了低俗的代名詞。
以前可以說《劉老根》《馬大帥》是出淤泥而不染。
結果《劉老根3》的誕生,讓《馬大帥》成了滄海一粟。
何時東北喜劇擺脫低俗的標籤,張浩的作品才能在《歡樂喜劇人》取得好成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