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4年國務院批准了月探測工程立項後,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被命名爲“嫦娥工程”,分爲“繞”“落”“回”三個階段。到目前爲止,第一階段“繞”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階段“落”的任務在今年12月份即將發射的“嫦娥四號”後也將宣告着基本完成,可以向着載人登月並最終在月球建立基地的目標前進了。所以這一次的“嫦娥四號”可謂是任務頗爲艱鉅,是我國未來進行無人月球探測和載人登月的基石。並且這一次“嫦娥四號”即將登陸的月球背面也是人類探月中很少涉及到的位置,可以說我國即將走到領先的位置。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帶着“玉兔號”月球車抵達月球,一路牽動着國人的心。儘管發生過故障,“玉兔號”還是頑強地工作了2年9個月,圓滿完成了任務。向大家“道別”後,永遠留在月球上。而這一次即將登陸的“嫦娥四號”本身就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在“嫦娥三號”成功發射並圓滿完成任務之後經過改造和升級成了今天的“嫦娥四號”。

 

“嫦娥四號”將會採用近乎垂直降落突破導航控制技術去進行軟着陸的方式登月,由於目前人類對於月球背面情況瞭解較少,着陸器還需具備很高的自主導航和避障功能,能自主尋找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區進行着陸。任務的實施,將突破複雜地形環境條件下的導航控制技術。通訊方式將是使用專門爲了探索月球背面而發射的中繼星“鵲橋號”。工作時間也是有所突破,可以實現月夜時間也可以工作。而保障這一技術突破的,就是同位素溫差發電與熱電綜合利用技術結合。那麼如此先進的“嫦娥四號”去月球背面又是爲了什麼呢?

 

因爲月球背面一直很少被人類探索,所以“嫦娥四號”有望取得一些科學上的突破。首先是有望獲得月球最古老月殼的物質組成等重要成果,其次是可以進行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接下來是有望探測出國際上第一幅月背剖面圖,最後就是探測月球兩極有望獲一批重大原創性科研成果。“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都寄託着我國人民對於星空的夢想。想必當有一天國內真的實現了“載人登月”,一定是全國人民都爲之自豪的事情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