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校秒刪“住房50平米以下限制入學”規定 決策不能拍腦袋

  

  近日,深圳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發佈關於學位申請補充要求的告示,表示2019年起,50平米以下住房將被限制入學。告示稱,近年學校地段生源持續增加,學校學位已到極限。爲優先保障學校地段內實際購房居住的戶籍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權利,防止臨時擇校性申請,擠佔地段生學位,才制定相關措施,引發網上熱議。而根據最新消息,該校根據屬地教育局意見,又取消了關於學位申請的相關告示內容。

  其實無需多少分析,將入學與住房面積掛鉤,這樣的規定一出來引發輿論熱議是必然,學校“秒刪”想必也看到了輿論反應。學校此番處理不可謂不迅速,只是這一發一刪之間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既有校方違背基本原則的冒失,又有讓學校無奈的社會大背景即優質教育資源緊缺與羣衆對優質教育資源渴望之間的矛盾。

  據公開資料顯示,深圳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是一所成立於1981年的公立小學,身兼深圳市重點小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等諸多榮譽與稱號。說白了,這是當地一所重點小學。需要承認,重點校的資源永遠都是緊張的,各國皆如此。如何做好緊缺資源的合理分配則是考驗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的智慧。顯然將入學資格跟住房面積掛鉤是缺乏智慧的表現。最簡單的幾句反問,房子小難道就不配上學了?辦的是貴族學校嗎?還是我國義務教育該有的樣子嗎?無論學校如何說自己難,都不是做出違背基本原則的理由。

  “住房面積大小”和所謂“學區房”看似一體,其實是背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邏輯。學區房的存在重點不是“房子”,而是“學區”。而住房面積單純是對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衡量,這與“家裏存款必須超過500萬才能入學”沒有區別。“學校地段生源持續增加,學校學位已到極限。”這番說辭有充足理由,不過找了一個很壞的解題辦法,引起了負面的“強關注”

  另外,學校這麼重大的決定竟然沒跟主管部門事前溝通,也不合常理。如此說來,輿論找學校出氣也是不冤枉的。

  相關規定取消了,但影響卻還在。它透露出我們的教育機構在給予孩子上學機會時的一種價值導向,一切向“錢”。這惡補僅違背了現有的教育理念,甚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衝突。重點校的示範難道不應該是教育理念,價值觀的示範嗎?否則重點就只靠升學率評定嗎?

  一項政策的制定一定有背後的價值邏輯。忽略現實困難談出路,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但眼裏只有困難而枉顧法律、社會價值,那就是作惡了。

  (未來網評論員 丁君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