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是真的有需求,還是業內人士YY出來騙錢的概念?”這個問題是我們走向5G時,必須面對的,所以這篇文章咱們來給5G潑瓶卸妝水,看看需求是否真實存在。

最近,大家紛紛把關注的熱點指向了5G。GSM協會(GSMA)本週舉行的通信大會以“5G智能連接”爲主題,某些早期投資機構將5G列爲重點投資方向,華爲宣佈已發貨1萬多套5G基站…從1G到4G,因爲行動不及時被別人反超的案例太多了。因此到了5G,誰也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就像大家所預測的,5G可能不僅是網速最快的一個G,也是佈局跑得最快的一個G。

“5G是真的有需求,還是業內人士YY出來騙錢的概念?”這麼直擊靈魂的問題,不是我提的,是微信公衆號@尚儒客棧的主人開心爹問的。這個問題是我們走向5G時,必須面對的,所以這篇文章咱們來給5G潑瓶卸妝水,看看需求是否真實存在。

5G是不是僞需求?

從1G到5G的演進並不僅僅是技術升級,而且引發了商業場景的變化:

1G通信技術的意義在於將人們從固定電話帶入了移動通訊的時代;

2G通信技術的意義在於將所有用戶視爲漫遊用戶,推動了移動通信的大範圍普及;

3G通信技術的意義在於帶動了數據通信的蓬勃發展,塑造了移動互聯網產業;

4G通信技術的意義在於將承載數據業務的無線寬帶作爲通信基礎設施,標誌着數據業務接替話音業務成爲主流;

5G通信技術的意義在於除了滿足人類的移動通信需求之外,開始大力發展面向“物體”的通信解決方案,構建物聯網的通信基礎設施。

因此是否滿足物聯網場景的多元化需求,成爲5G成功的關鍵。也就是說,5G只有真正推進了物聯網的發展,才實現了其歷史使命。

那麼我們反過來看,5G技術是否是適配了物聯網應用的關鍵需求呢?回答可以分爲兩個層面。

如今提到5G,速率往往牢牢霸佔着頭條,但物聯網真正所關心的是關鍵應用中通信的無縫、可靠、安全等問題,電信界和產業界處在不完全對等的話語體系中。一方面,對於絕大多數物聯網場景所需要的通信速度,3G、4G就足夠支持。另一方面,5G的低時延特性,確實是很多物聯網應用需要的,車聯網、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領域已有一些實驗用例。當然,新的物聯網應用,自動駕駛、增強現實、邊緣計算等場景早已起跑,不是必須等到5G被標準化和商用化之後才能成爲現實。也不太可能會因爲5G的出現,加速本身技術的進步。

2018年6月14日,標準化機構3GPP批准了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準,5G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主流廠商紛紛發佈聲明力挺。

目前的版本側重於移動寬帶和高可靠低時延的應用,NB-IoT和eMTC也已經被納入5G標準,不過還有很多與物聯網相匹配的垂直應用場景沒有被定義。預計到2019年底的時候,纔會真正把5G完整的應用場景和標準定義出來。

我們知道,每一代通信基礎設施的更新都離不開前期高額的資本投入。雖然5G建網投資還不能測算出非常準確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數額更大,運營商的重資產特性比4G時代更爲明顯。面向萬物互聯的5G,讓運營商們也駛入了物聯網的賽道。只有運營商與物聯網企業聯手,使用合理的成本,爲最終用戶帶來一種全新的基礎設施,纔會帶動產業的發展。

5G既不是全能的救世主,也不是YY的僞需求,在當前物聯網場景下,5G需要考慮如何與有線以太網、BLE、ZigBee等通訊技術共存,並通過實力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物聯網需要什麼樣的網?

爲了推進5G在物聯網落地生根,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物聯網需要什麼樣的網絡?

(1)文初曾經提到,相比5G高帶寬、低延時這些賣點來說,物聯網企業更爲關心如何把應用場景內的各種網絡進行無縫、可靠的銜接與集成。根據不同工況、不同電磁干擾環境、不同覆蓋面積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通訊方案並加以組合,並且滿足未來5-10年的潛在需求,易部署、易擴展、易維護。

(2)物聯網場景中,隨着市場對於靈活性需求的增長,一些固定不動的場景正在轉變,對於移動通信的需求的確是增加的。比如工廠中,很多生產過程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場景,產線變得彈性化和移動化。還有各種行業中大量的傳統設備,需要加裝“可穿戴”的非侵入式傳感器,來實現現場的透明度。未來在各種產業中會使用數量巨大的傳感器和執行裝置,相關通信需求往往要採用無線技術解決,很難找到其它的替代方案。

(3)除了滿足無縫、安全、穩定等基本需求之外,物聯網還有更高階的要求,如需要增強跨網絡、跨平臺、跨應用之間的協同能力。單純進行通信層面的連接,物聯網應用之間仍然有可能是割裂的信息孤島。只有做到語義層面的數據互聯,纔算建立了實現萬物互聯的底層通信基礎。

5G是否有望滿足這些需求呢?

首先,看到了市場對於通訊網絡無縫銜接的渴望,“固移融合”被一些企業提上日程。比如,諾基亞等企業已經宣佈,原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業務部門合併爲一,以增強5G時代的端到端網絡優勢。“固移融合”可以降低網絡運營的複雜性,增強網絡的集成與連接能力。Verizon提出“固移融合”的邊緣計算,指未來的固網和移動網絡共享邊緣計算資源,統一爲個人、家庭、企業等多場景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應用服務。

其次,5G是否可以很好的解決大規模設備組網帶來的網絡容量問題?在5G概念提出之初,相關KPI就已明確了容量指標,每平方公里百萬級接入容量。3GPP在標準中也引入了新型多址技術,以及對更多頻譜的規劃和優化技術,可以滿足超大容量。作爲新生事物,必然經歷升級打怪的過程。5G成本能否控制在合理範疇,使得通信方案在經濟上更有競爭力,這還需要產業各界共同挖掘場景、分攤成本、加速進程。

最後,對於數據語義層面的理解,這是很多互聯網、IT、通信領域的人士進入物聯網賽道後,最爲崩潰的地方。目前來看,OPC-UA作爲數據互聯的基礎標準與規範,可能是在語義層面實現打通的最佳選擇,但是相關工作太耗損人力,如何有效推進,這個問題不僅僅只有5G需要面對。

5G是不是革運營商的命?

5G曾經被認爲是一個高大上的術語,但現在很多人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一次閉門會議中,鄰座的聯通研究院博士調侃的說,他們在嘗試用5G和人工智能做某地小龍蝦的養殖監控,感覺運營商越做越Low了。但換個角度想想,這何嘗不是行業越做越高大上了呢。

從商業模式來看,4G到5G,對於運營商來說,不是一次連續性演變,而是一次斷代和革新,5G也許是幾十年來蜂窩通信領域最大的一次變化。任正非曾經說,華爲“正在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這句話5G時代的運營商,估計會產生共鳴。

現在的道路是曾經的自己鋪就的,如果出現困惑或者迷茫,大部分原因往往歸咎於自身。

我曾經談過替代品和互補品的經濟學原理。很多大公司會圍繞自己的產品制定長期戰略,其中一個產品的戰略目標,就是使它的互補品的價格儘可能降低,變成“日用標準品”,這樣可以在足夠大的空間力實現迅速飽和,帶動銷量。各種硬件和通信管道,作爲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中APP和內容的互補品,已經變成標準化和同質化的“日用品”。這種局面不太可能翻轉,如果運營商仍舊提供基礎的通信服務,幾乎可以確定,不太賺錢。

加之安迪-比爾定律的作用,“Andy gives, Bill takesaway.”“安迪”製造的硬件、部署的網絡,需要依靠“比爾”開發的軟件、APP、內容來消耗。把性能、帶寬提升帶來的好處,幾乎全部用盡,推動人們不斷的換新。運營商實際上處於被動局面,位於價值鏈的下游,而上游是APP和內容生產商。在5G時代,運營商們找到的“比爾”是各行各業的物聯網應用,順勢也就從B2C的移動互聯網領域,一個躍步進入了B2B的企業級市場。

同樣瞄準B2B企業級市場的,還有各大互聯網公司。因此當我們關注5G進展的同時,不應只聚焦運營商的資本開支,還應關注各個互聯網企業的做法。他們一方面通過佈局底層芯片等核心技術,加速交換機、路由器、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的“日用品化”,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小衛星等地面無線通訊的補充方案。加速推進在物聯網領域,智能雲與智能邊緣的應用。

除了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之外,當從企業級市場的門口向內張望,運營商們發現全是碎片化的應用場景。其實運營商在5G推進中面對的問題,很多原本就是各行各業中的老問題,不少物聯網企業已經花了多年的精力着手解決,積累了各種行業Know-how和算法。但沒有深耕過行業的運營商們,可能覺得這個錢賺的實在太辛苦,以至於又多了一層悲觀情緒。

這還沒完,進入各行各業的應用之後,通信佈局的思維模式和組織行爲也發生了轉變。以前大規模預測的確定性消失了,通信網絡也進入了“個性化”階段。過去運營商只需要做網絡的規模實驗,然後牌照一來,網絡“呼呼呼”就建起來了,建網節奏明確,進度可盼,業務可期。而在5G時代,碎片化的應用場景需要去探索,佈網節奏根據需求的變化不斷試錯和調整。在組織形態方面,不僅需要“從上到下”決策傳遞快,更需要“從下到上”感知週期短,運營商們從此進入“新常態”。

套用一句羅曼·羅蘭的老話:“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同樣一張5G通信的牌,到了習慣於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戰略的物聯網公司手上,極有可能和諸多技術、行業組合出幾副王炸。

說到底,5G是不是真能開花結果,話語權在物聯網企業手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