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工作,沒有生活。36氪:你覺得是什麼導致了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關係處理不好。

毫無疑問,這是個「焦慮」與「忙碌」並存的時代,而工作節奏的快速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往往會導致我們情緒不佳、生活頹喪,如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確是當代互聯網人的一大難題。

前陣子,《奇葩說》第四季總決賽出了個辯題“生活已經被工作填滿了,我該不該辭職?”。看到這個辯題,網友們都在說:“也許這個辯題道出了製作團隊的心聲。”

當生活被工作填滿 你該不該辭職?

可調侃歸調侃,辯手們在辯論場上脣槍舌戰,這個《奇葩說》的收官之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空前討論:

@日山小甜豆monDeO:

快尼瑪辭職,錢是找不完的,人生苦短,活在當下,沒有誰是離不開誰的,工作也同樣。

@MAHAN__:

用命賺了100,花的時候只有50的心情。

@哆啦沒有A夢:

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市民廖先生_:

凌晨兩點多沒在工作,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努力了,證券公司一線人員如是說。

......

可以看出,網友對於“該不該辭”的態度其實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一個現狀:當代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巨大,很多人沒有“生活”,也沒有時間去生活。這也是《奇葩說》這個辯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和背後的社會洞察。

於是,又誕生了另一個“社會性難題”:生活和工作如何平衡?在生活和工作混合的當下,如何做到“智慧地”生活?

對此,我們和3個不同領域、不同年紀,但在各自職位上發展得還不錯的互聯網人聊了聊:

“排優先級,工作和生活一起排優先級”

Rata24歲國內某一線基金公關經理

36氪:說幾個你最常見的工作場景吧,除了辦公室。

36氪:生活呢?這麼忙,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如何處理?

Rata:排優先級。將生活和工作的事情都列出來,先找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優先完成和處理。比如老友相距已久的見面、家人的壽宴,這些事情在我的優先級中是排在很前的,但相對其他生活中的事情,工作就會更想要先完成。

36氪:生活和工作“碰撞”最激烈的一次是怎樣的?

Rata:有一次,我休假出去玩,已經登機了,老闆突然給我打電話。公司當時出現了個公關危機,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對接各種關係、刪稿件、安排媒體發聲。所有的空姐都催我關機,乘客都等着我,我只能在大家的注視中匆忙處理。3小時後下飛機時,雖然已經基本解決,但手機上的未讀消息已經攢了100多條。

36氪:感覺你的生活和工作幾乎是一體的,你怎樣看待這種狀態?

Rata: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的工作和生活是需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狀態的。我在生活中也會關注工作,坐電梯、逛商場、看日劇的時候會注意廣告,看它的品牌投放;而我在工作的時候也享受生活,像我研究喜茶的排隊、做法、坪效時,也同時感受了茶飲的美味。我認爲工作與生活是相關的、交融的。當你找到了生活的技巧,你的工作也會螺旋式地上升,你會開始高效地生活、智慧地生活。

“生活和工作混合是未來的趨勢”

黃有璨32歲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36氪:你每天天正常的工作時間是怎樣的?最晚一次工作到幾點?

老黃:我正常工作時間其實是早9點半到晚9點左右,但早起後會寫作一個多小時,坐地鐵時會看書。最晚一次離開辦公室應該是凌晨兩點,當時因爲課程研發與同事大吵了一架哈哈哈。

36氪:這麼說你把寫作和讀書也看做工作的一部分。你怎樣看待生活和工作的關係?又怎樣區分?

老黃:可以這麼說,讀書和寫作也對我的工作有很大幫助。事實上,我覺得在傳統意義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工作相關。其實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可以給予工作養分。像讀書,和朋友聊天,你通過思考,都可以反哺到工作上。在我看來生活和工作沒有明顯的邊界,無需區分,也可以說,生活和工作是一件事。

36氪:雖然你說二者是一件事,但總會有一些傳統意義上的“生活”與工作衝突的時候吧?這時你會怎麼處理?

老黃:這方面和家人之間的“衝突”會有一些,但談不上“激烈”。比如愛人會希望全家一起回她家鄉,參加一些老人的壽宴啊、親戚的升學宴啊等等,但是有些時候就會與工作產生衝突。這時候我的處理方式一般是看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決定,當然愛人會有埋怨,但我們定期會坐下來溝通,找到一個解決方法,這很重要。我對於陪伴家人有一個原則:時間不一定多,但質量一定要高。當然,我也不會每次都選擇工作,平衡好這些,還是一種智慧。

36氪:你認爲這種“生活和工作混合”的狀態是未來的趨勢嗎?

老黃:我覺得某種程度來說是。傳統時代邊界是明顯的,在互聯網時代,職業的邊界不明顯,包括運營、產品經理、市場,都需要掌握不只一方面的知識,這就造成了生活和工作的邊界不明顯。我個人相信未來更多的信息會交織在一起,就像查理芒格的觀點,跨界、打破圈層、混合思維,這會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

“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兼得”

東昇27歲西瓜視頻市場總監

36氪:平時工作忙嗎?最忙的狀態是怎麼樣?

東昇:還是挺忙的,最忙是有項目的時候。當項目處於進行的狀態,在家裏、在咖啡廳、在國外旅行......這些場景都會工作,更不用提加班什麼的了。有一次去韓國旅遊,突然工作上有個突發的事情,且只能我處理。當時開電腦連手機熱點,蹲在馬路上就開始工作起來。當時我女朋友覺得特別滑稽,還特地拍照留作“黑歷史”了。

36氪:怎樣看待“工作和生活”的邊界愈加模糊的看法?

東昇:我的確認爲,工作和生活界限更模糊。這其實是因爲,我們在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就要利用更少的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有兩個維度,第一方面就是休息、玩樂之類的,使自己更放鬆;第二方面是,生活中也有很多活動可以收穫靈感,並反哺到工作中,譬如參加一些質量較高的社交活動或分享、參與一些其他品牌的營銷活動。其實移動化辦公趨勢就是這樣產生的,移動辦公,其實就意味着生活中工作也佔到了更大的比例。

36氪:你覺得是什麼導致了很多人“生活和工作”的關係處理不好?你覺得好的生活和好的工作可以“兼得”嗎?

東昇:我自己感覺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其實可以留出更多時間給生活。我個人的經驗是:每天要設置最重要的N件事,當天的todo 一定要做完;明確設置工作安排,以30分鐘爲切割點,將每個具體事項分爲“幾個30分鐘”;開會以短會爲主,長的會議把議程先梳理清楚,更高效地開會。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可以更高效愉快,同時也可以給生活留出更多時間空間,可以理解爲“兼得”了。

的確,能將生活和工作平衡好是一種難得的智慧,而這樣智慧的生活理念同樣是雷克薩斯所倡導的。雷克薩斯配備能量控制單元(PCU)、阿特金森發動機、電子無級變速器(EVCT)和鎳氫電池組,在豪華混合動力市場中獨樹一幟,是當前市面上更先進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全混動科技系統可以合理安排油電兩種動力的結合方式,在保證性能和駕乘樂趣的同時提高車輛燃油經濟性。

具體說來,能量控制單元(PCU)猶如雷克薩斯智·混動獨有的智能大腦,高效智能地控制發電機直交流電轉換,確保雷克薩斯智·混動系統穩定運行,實時計算着極具效率的兩種動力的結合方式,有效地提高車輛燃油經濟性。

電子無級變速器(ECVT)是保證動力傳輸順暢的關鍵。獨有配備行星齒輪的ECVT,致力於從根本上消除換檔的頓挫感,使動力傳輸更平滑順暢,從而提供全方位的駕乘樂趣與舒適體驗,應用人工智能換擋控制(AI-shiftControl),在任何駕駛狀況下都能確保適當的工作效率,確保車主在享受駕駛樂趣的同時獲得更優的燃油效率。

阿特金森發動機是雷克薩斯智·混動的能量心臟,它與強勁的電動機高效合作,強化低轉速時的扭矩。相比奧托循環發動機,顯著地降低油耗、減少廢氣排放,極大提升了車輛燃油經濟性,爲消費者帶來高效環保的駕乘體驗。

鎳氫電池組具有鋰電池無法企及的高效與環保,可在零下40℃至零上80℃的極端溫度下正常工作,具有瞬間輸出功率大,電流更大的優勢,電池組本身能夠被回收利用。

雷克薩斯全混動科技獨有的混聯結構,使發動機和電動機既能單獨運行爲車輛提供動力,更可以高效合作,一同爲車輛提供強勁動力。如同雷克薩斯的混聯結構,如果你能將生活和工作完美融合,合理安排,互相促進,則必然能給你的生活整體增添更強的動力。

雷克薩斯的智·混動車型,爲具有高知性、有品味的智慧精英設計;爲擁有全球視野及前瞻創新精神的人而生;希望車主以智慧創新的方式過匠意無限的生活。如果你的工作讓你焦慮不堪,是時候讓雷克薩斯的混合動力系統爲你保駕護航、改變生活狀態了。

雷克薩斯,兼備超凡之舉,方爲大智、大智所趨,領未來,創非凡。

36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