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部分復工項目

張家口賽區奧運村項目復工現場。

3月的張家口,依然寒氣襲人。崇禮區的重重山巒,還覆蓋着皚皚白雪。一些冬奧項目建設現場,已經重新忙碌起來。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和配套基礎設施76個項目已完成36個。截至今年3月17日,在建的40個項目中,持續推進項目3個,已復工項目7個(張家口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及停機坪、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張家口奧運村、奧運村綜合診所、張家口寧遠機場改擴建、張家口奧運物流中心),其餘30個項目計劃4月底前全部陸續復工建設,所有項目將於今年全部完工。記者探訪部分已復工項目瞭解到,相關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正向着高質量如期完成目標紮實推進。

●“雪如意”、張家口奧運村逐步恢復正常施工

3月13日,34歲的蔣標正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的滑道上進行鋼筋綁紮工作。遠遠望去,備受矚目的“雪如意”已現雛形。

蔣標來自江蘇鹽城,是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項目部的一名施工人員,自去年4月1日起參加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項目施工。今年春節前放假回家,前段時間在向崇禮政府部門報備獲得批准後,於2月27日自駕回到施工現場。

“我和同事們於3月10日解除隔離後開始復工,現在我們有20多人在進行滑道區的鋼筋綁紮和模板支設工作。”蔣標說,他每天早上6時多起牀,然後進行體溫監測、消毒登記、領取口罩等防疫準備,每天工作八個小時,餐食都是由相關人員送至宿舍。

“雪如意”是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頂部最高點與底部地面的落差達160多米。“能參與冬奧項目尤其是‘雪如意’建設施工,真是倍感榮幸。項目對工作精確度要求很高,現在天氣還很冷,我們一定克服困難,搞好施工,切實保證工程質量。”蔣標表示。

據介紹,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出發區框架結構年前已經完工。目前,施工現場有200多人復工,出發區正在進行鋼結構作業,滑道區進行主體結構、鋼結構、幕牆作業,看臺區進行主體結構、鋼結構作業。

“爲了實現疫情防控和工程進度雙保證,工人分爲鋼筋班組、木工班組、鋼結構班組等,每天工人上崗之前測體溫、消毒,每天保證工人們8小時輪流替代。”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項目部部長習曉東告訴記者,國家跳臺滑雪中心主要由頂部的頂峯俱樂部、中部的滑道區和底部的看臺區組成。在頂峯俱樂部標準跳臺旁邊搭建的臨時組裝平臺上,目前工人們正在進行平臺的現場整理以及鋼結構組件的組裝、焊接等工作。滑道區主要是進行鋼筋的綁紮、模板支設、固定以及架體搭設工作。看臺區一區進行樓層板鋼筋的綁紮,二區進行鋼結構的吊裝工作。

爲把因爲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只能加把勁,往前趕。習曉東表示,因受疫情的影響,他們會根據現場情況有秩序安排工人進場,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項目施工人數將比去年增加30%到50%,高峯期總人數將達到600人左右,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施工,以確保如期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3月15日上午,在國家跑臺滑雪中心不遠處的張家口奧運村施工現場,來自河南安陽的水電工人馮現軍正對B組團的電纜、電箱等逐一進行檢查。和蔣標一樣,馮現軍隔離14天,經過兩次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於3月13日解除隔離後開始上崗。

張家口奧運村運動員公寓包括A、B、C、D、E、F、G、H、K組團,北京冬奧會時使用A-K組團的1-3層房間,C-K組團的4層房間預留應急使用。北京冬殘奧會時,冬殘奧運動員公寓使用A、C、D、G組團,配套設施使用J組團。去年9月底,張家口奧運村主體結構完工。

馮現軍所在的水電組主要負責張家口奧運村南邊四個組團的水電檢查工作,“主要是看有沒有漏電的地方,保障工程復工安全。檢查完畢後,將按組團恢復供電。”

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項目部奧運村項目生產副經理顧利偉告訴記者,目前進場進行安全防護檢查工作的工人大約26人左右,要對各組團的水電、外架等逐一進行檢查,機器也要進行保養,爲後續正常施工消除安全隱患。還有一部分工人進行水電管道的安裝工作。安全防護檢查完畢後,將進行外牆和屋面施工、門窗安裝以及樣板間裝修,還有地下室以及隔牆板收尾安裝、水電管道安裝等工作。

“施工人員將分三批入場,第一批200人左右,後續的正在陸續進場隔離中。我們將通過增加勞務人員數量等措施搶抓工期。”顧利偉說。

記者瞭解到,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等項目的施工人員也在分批入場,解除隔離後將復工。

探訪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部分復工項目

張家口奧運村項目工地。

● 張家口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及停機坪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位於張家口市經開區濱河南路東側的張家口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項目,醫技樓已經拔地而起,外立面的幕牆安裝已趨於完工。3月16日,工人們正在室內裝修以及管道安裝等工作。

住院樓樓頂上,停機坪正在進行骨架的焊接和甲板的安裝等,遠遠看去,像給大樓戴了一頂圓帽子。

河北華奧醫院項目(含張家口市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是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76個冬奧項目之一。該院在2022年冬奧會期間主要爲運動員、遊客提供以創傷急救、重症醫療爲主的醫療和中轉服務。項目佔地45.26畝,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規劃牀位499張,採用分期建設方式,其中一期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規劃牀位262張。

“目前,華奧醫院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建築外檐工程基本完成,奧運區域的室內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今年的主要施工任務是:完成室內裝修和各醫療專項工程(淨化工程、醫用氣體工程、射線防護工程、污水處理站)的施工作業,智能化和醫療信息化建設,醫療設備的採購、安裝、系統調試等。”據項目建設方有關負責人田海虹介紹,該項目於2月19日正式獲得復工審批,目前共進場122名工人,已完成隔離的工人在進行室內裝修、電梯安裝、停機坪甲板安裝等工作。

據介紹,該項目的工人大多來自四川、貴州、廣東、江蘇、浙江等地,部分來自我省和山東省。爲及時復工,建設方和總承包單位從2月初就開始進行勞務人員的整體摸排,鼓勵外地工人包車或者自駕返場,根據距離遠近給予每人300—800元不等的包車補貼,入場隔離期間,按原工資的一半發放隔離補助等。

“隨着返場工人陸續解除隔離,施工人數後續還會增加,預計4月底工人能全部到齊。”該項目生產經理賀成介紹。

據悉,爲圓滿完成冬奧保障任務,該項目已制訂了搶抓工期的方案,並動態調整,譬如隨着天氣轉暖,每天施工時間會相對延長,從每天8小時延長至10小時,給工人一定的加班費用;在室內燈光允許的地方,開展夜間施工。另外,一些後續工序穿插進行,提前開工,比如原計劃在5月份以後開展的道路綠化、管線鋪設等小市政工程,提前至4月份開展;待疫情結束後,還將適當增加施工人數。

建築材料保障也在陸續跟進。“項目室內裝修等所需建材來自全國不同地區,受疫情影響,不少建材廠家尚未復工,物流也不是很順暢。我們通過多方聯繫,從3月15日開始,建築材料陸續供應到位。”田海虹表示,他們將按照冬奧項目建設臺賬進度要求,確保張家口第二醫院創傷診療中心項目保質保量、按時完工,早日達到驗收條件。

探訪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部分復工項目

工人在張家口賽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項目工地上施工。

來源:河北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