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奮戰1000多個日夜,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6日順利貫通。該隧道全長8.1公里,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爲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作爲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2020年底1號線開通運營後,青島市民乘坐地鐵通過膠州灣僅需6分鐘。

參與建設的中鐵三局青島地鐵一號線海底隧道項目總工程師張富強告訴記者,該海底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的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4.2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

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工程地質複雜,存在海水突湧、圍巖垮塌風險,海底隧道主要巖性爲花崗岩、安山岩、凝灰岩,共穿越18條斷裂破碎帶,破碎帶和海水直接連通,施工中極易發生坍塌、滲漏、突水。

張富強介紹,爲控制風險,施工單位組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地質探測和預報手段,通過系統性對比和分析,消除漏判和誤判,實現風險的精準預判和辨識,從而超前防控風險。

爲超前處理不良地質體,施工單位採用了一整套硬巖海底隧道信息化快速注漿加固堵水技術,低爆速、不耦合裝藥、微差起爆和光面爆破等減震爆破技術,可減少隧道爆破開挖對圍巖的損傷。

據瞭解,該海底隧道機械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實現全程移動信號跟進覆蓋、全作業面視頻監控和智能化網絡化管理,形成了機械化、智能化、網絡化的高效流水作業生產線,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工使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