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州西湖景區高榜山掛榜閣,2018年茶文化節、第九屆鬥茶比賽在這裏舉行。此次活動爲惠州西湖慶5A·惠民文化月活動之一。大文豪蘇東坡曾說過“嶺外惟惠人喜鬥茶”。活動上,除了舉行惠州本地茶的鬥茶決賽,還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宋式鬥茶。登山的市民和遊客大飽眼福,紛紛拍照留念。

茶藝師們進行宋式鬥茶。

茶藝師茶麪上畫蘭花

上午9時多,本地茶鬥茶決賽開始。5位國家認證的評茶師、評茶員上場,從茶葉外形開始對決賽的紅茶、綠茶進行評審打分。同時,宋式鬥茶點茶也開始,4名茶藝師上場。放入茶粉、調成膏狀、注水,用茶筅點擊,快速靈動地擊拂。茶師們動作從容熟練。七次注水,不斷擊拂,茶麪漸漸泛起湯花,凝結成雲霧雪花狀,在茶盞周圍迴旋,稱爲沫勃。此時,宋式鬥茶接近尾聲。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惠州市優茶集茶葉審評中心主任丘燕倫介紹,按照宋式鬥茶的標準,茶湯顏色白爲佳,沫勃厚、持久爲佳,茶湯咬針掛量多、穩爲佳。

隨後,宋式鬥茶茶百戲開始。4名茶藝師將茶湯擊拂出白色沫後,用茶粉調成膏狀做顏料,在茶麪上作畫。有的茶藝師用毛筆寫出“茶”字,有的用工具畫出了一幅蘭花圖。現場市民和遊客看得目不轉睛,感嘆大開眼界。最終,經過評委的評選,來自惠城區蓮上居功夫茶的茶藝師辜玉蓮獲得第一名,斬獲宋式鬥茶金碾獎。“我們設立金碾獎的目的,是爲了紀念大文豪蘇東坡寓惠期間爲惠州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及惠州的茶文化愛好者在2009年成立西子茶友會。”丘燕倫說。

一名茶藝師在茶湯上畫出一幅蘭花圖。

將創建惠州好茶茶旅遊大數據庫

與此同時,本地茶鬥茶決賽也在激烈進行中。5名專業評委接連從茶葉外形、湯色、滋味、香氣、葉底等方面進行評選打分。看完外形後,參賽的茶樣都用評審杯泡出了茶湯。評委們聞香、看湯色、嘗茶湯,十分專注。評審時間達2個多小時。

上午12時,本地茶鬥茶評出結果。記者獲悉,紅茶項目,單位組嵐滋茶園獲得金獎,個人組李家輝獲得金獎;綠茶項目,單位組石芽壩山茶專業合作社獲得金獎,個人組李桂穩獲得金獎。

丘燕倫介紹,目前惠州約有6萬畝茶園,舉辦鬥茶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評審活動,促進惠州本地茶品質的提升。同時,也是爲了響應市農業局“扶持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發展”精神,惠州市茶文化促進會聯合農業部門,將創建惠州好茶茶旅遊大數據平臺,爲參賽者建立資料庫,讓惠州茶行業信息化、大數據化。同時,鬥茶和評選出的60份代表性茶樣的相關數據資料,以及16份茶葉產區周邊的人文風光、旅遊資源等都將錄入惠州好茶茶旅遊大數據庫。惠州好茶茶旅遊大數據庫還將採集惠州茶葉的種植環境、氣候、種植品種、加工工藝、種植規模等數據。“希望通過茶葉種植與茶山旅遊經濟的結合,推進供給側改革,發展特色農業,實施質量興農,讓茶農和茶業從業者增收。”丘燕倫說。

記者:方蓮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