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聞網訊 (西安日報首席記者 楊斌鵠)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記者從航天科技四院(下文簡稱“四院”)、航天科技六院(下文簡稱“六院”)獲悉,西安多項航天硬科技創新成果亮相。其中,四院20餘項展品,通過實物、模型、3D演示、展板、多媒體展示等多種形式;六院研製開發的14項宇航和軍民融合創新成果精彩亮相。

四院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首次集體亮相

本次航展,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首次集體亮相,四院提供全部發動機的長征十一號固體火箭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型火箭,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唯一一型全固體型號火箭。以全商業模式投資孵化的可執行“專車”、“順風車”、“班車”商業航天發射服務的小型運載火箭“捷龍”將成爲本屆航展商業航天展品中的一大亮點,四院承擔火箭的固體發動機研製任務。

此次航展,四院天雷系列導彈和天鷹系列探空火箭依然是耀眼的“明星”。天雷(TL)系列4型導彈、天鷹(TY)系列6型火箭參展,呈現系列化、型譜化特點,充分展示系統化作戰及整體式服務能力,可滿足不同客戶需求,覆蓋範圍之廣,種類之多,數量之大,爲四院參展歷史上最大規模。其中,天雷4號導彈,以及天鷹7號、TY-SMART系列的5種探空火箭均是首次亮相。天雷-4導彈是四院自主研發的多平臺多用途圖像制導導彈,可配裝輕型車輛、直升機、無人機、全地形車等平臺,也可兵組下車便攜使用,主要用於精確打擊主戰坦克、裝甲車輛、工事、火力點等高價值點目標。

天鷹系列探空火箭基於固體發動機優化組合和載荷模塊化設計理念形成,可爲氣象探測、大氣物理探測和科學實驗提供系統整體式服務,具有性價比高、覆蓋面全、機動性強等特點,成功完成了“子午工程”科學探測、空間環境垂直探測、臨近空間氣象探測等多項重大任務,已形成覆蓋有效載荷0.5kg~800kg、探測高度1km~550km的多系列型譜化產品,並已列入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火箭系列型譜。目前,天鷹系列探空火箭是國內探空火箭領域研製技術水平領先、探測高度最高、應用領域和數量最多的探空火箭。

首次亮相航展的天鷹-7是四院最新開發的一型運載能力更強、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發射準備更爲簡單的微重力火箭運載平臺,可將160kg有效載荷運送到550km高空,微重力量級可達到10-5g,可用於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科學實驗活動。也可以進行空間金屬冶煉、晶體生長、蛋白合成、太空製藥、太空育種等實驗項目。

天鷹-Smart系列的5型火箭也悉數亮相,該火箭具有精度高、質量輕、成本低、設備及操作方便等優點,主要用於氣象部門氣象探測、颱風監測、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預警、作業條件分析以及效果評估。

六院液體動力產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本次參與布展的成果,是六院近年來廣受社會和國內外市場關注的明星產品,充分展示了該院在航天液體動力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本次參展的YF-100K發動機,是航天六院自主研發的首型大推力、高性能、泵後襬液氧煤油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是在已投入飛行應用的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基礎上,採用泵後襬佈局等一系列創新技術、提高推質比、增大推力、簡化使用維護性能、進行可靠性提升改進的一款產品,代表了目前我國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最高技術水平。

目前該發動機已完成長程高工況整機試車驗證,主要關鍵技術取得了突破,整體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泵後襬技術將搖擺裝置後置,僅需推力室擺動,用最小的擺動結構實現推力矢量控制。泵後襬佈局顯著提高了發動機結構緊湊性,減小了尺寸包絡,爲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大幅提升創造了條件。

無人訓練靶標是模擬作戰對手各類威脅目標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各軍兵種有效開展實彈、實投、實爆訓練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對於提高部隊訓練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靈一號(LARK-1)系列靶標,是六院11所在與中航工業618所、航天四院41所、九院289廠、771所共六家軍工集團優勢技術單位聯合研製雲雀一號(YQ-1)靶標的基礎上,針對國際軍貿市場潛在的中高端需求量身定製的一款產品。該系列靶標具備高亞音速/超音速巡航和持續6g/瞬時9g的飛行能力,可模擬具有高速大機動能力的典型四代戰鬥機,並可部分模擬典型五代機的速度、機動及RCS特性,對一些導彈運動特性也具有一定模擬能力,可爲試驗和訓練提供靶試目標。

目前該系列靶標規劃了兩型六款外貿產品系列,在此基礎上還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靶標系統的定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