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軍事傳統、戰略思維和民族性格。

探討一流軍隊建設之道!

“軍中三劍客”將陸續刊發《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中的精彩章節,敬請關注與留言討論!

第二十節:考試也能充滿節日氣氛

忠誠·英勇·榮譽——伏龍芝軍事學院的院訓,80年積澱形成的辦學理念、治校精神和培養目標。它既體現了學院的主要職能和任務,也反映了軍官職業的特有本色和價值,旨在喚起師生爲報效國家盡心竭力、驍勇善戰、建功立業。

矢志不渝地忠誠於祖國、忠誠於人民、服從於命令,是軍官完善自我、帶兵打仗的前提。英勇和榮譽則是軍官職業倫理觀的核心內容,軍人職業的特殊性要求軍官必須爭先開拓、勇敢頑強、不怕犧牲、追求完美、崇尚榮光。幾十年來,這一院訓一直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伏龍芝人”去刻苦學習、奮發向上,努力爲國家爲民族效力獻身、爲軍隊爲學院增光添彩。

爲了增強學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學院在引導學員學習和激勵學員進取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辦法和機制。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獎懲與榮譽制度。這突出地表現在把學員的平日到課率、課堂表現、測驗成績與每學期末考試成績、畢業前國家考試成績做一綜合評定,按總評成績分檔、按檔分配晉職,從而較好地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並保證了教學質量。

所有教員正式上課前都要聽取學員組長的簡短報告,學員是否到齊,誰缺課,什麼理由,並登記在一個教學記錄本上。這個記錄本是制式的,由上課教員負責填寫有關學員到課情況和一些課程測驗成績(如專題討論課、考覈性即題作業、測驗練習等)及日期、教研室、簽名等內容,平日由學員組長負責保管,並於每月底交給外訓系主任。

啓發式教學是多數教員上課時採用的一個主要方法,他們不喜歡唱獨角戲,即便是在“滿堂灌”的講座課上也不時地提問學員,比較注意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鼓勵學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以來,學員在課堂上的表現就往往成爲教員打分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哪位學員在課堂上思路活躍,態度認真,主動發言,喜歡爭論,那麼教員多半會對其另眼相看,大加讚揚。

教員打“印象分”是常有的現象,有的教員在平日小考、測驗時還對個別學員實行免試。專題討論課上以及平日課堂測驗、學期末考試和畢業前國家綜合考試中,要是誰第一個發言或出場,特別是考試時抽完籤後不用準備馬上答題的,教員在給其打分時都會提高一個成績檔次。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測驗、考覈、考試對學生來說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也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可“考試如過節”卻是出了國之後的新發現,以前從未聽說過。在我的意識裏,考試就是考試,分分小命根,考試如闖關,考場如戰場,怎麼會有過節的氣氛和過節的感受!然而,學院處處給學員灌輸的卻是“考試如過節”觀念,讓我們有了一番新的認識。

記得第一次進行團戰術理論的正式考試,我們像在中國經歷的多次考試那 樣,抽完考籤之後便回到自己的位置,埋頭認真準備起來。考試期間,外訓系的布戴漢主任來到教室巡視,先是跟教員小聲地說了幾句什麼,便把我們的中國學員組組長鄭和上校叫了出去。原來,系主任告訴他:無論從教的角度還是從學的角度來說,考試都意味着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這是學員收穫的節日,考試結束後要與教員共同慶賀一下。

教員平日給學員上課很辛苦,考試的時候還要逐一考覈每一個學員。學院多年來形成了一種風氣,即每逢考試時學員都要爲教員準備一些飲料、點心。這次不怪你們,希望下一次能像我們俄軍學員和其他國家學員一樣事先有所準備。

就考試過程而言,教員的確很辛苦。在我的記憶裏,好像除了外語考試的筆試和專業課的圖上作業之外,絕大多數考試、考覈、測驗都是採取一對一的座談形式。先是 3 個學員留在教室裏抽取考籤,在第一排座位上進行答題的準備,其間不準查閱任何書籍和筆記本,時間爲 20-30 分鐘。然後,學員上前坐到教員的對面,依次回答考簽上的試題。在學員答題時,有的教員喜歡不時地提問、追問,有的教員則愛在學員回答完所有試題之後進行提問或就某一問題要求學員做進一步解釋,有的教員爲引導學員答題還會偶爾進行提示。不管採取什麼方式,教員在最後都要指出學員答題時所存在的不足和今後應該注意的問題。

只有當一個學員考完走出教室後,在走廊裏等候的另一個學員才能走進教室,向教員報告並得到教員允許之後方能抽取考題。由此不難看出,學員考完就完了,教員則要與最後一個學員座談完後才能鬆口氣。考試期間爲這些教員買些飲料、點心和沏杯茶,似乎也說得過去,但總免不了給人以賄賂教員之嫌,所以我們起初都覺得挺彆扭的。

其實,多數教員對我們都較爲友好,上課很賣勁,也有水平,不用系主任提醒,我們也會有所表示的。只是選擇這樣的時間和場合有點不太恰當,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彆扭歸彆扭,人家的考試習俗還要尊重,既然俄軍學員、別國學員都這麼做,我們也沒有必要顯示中國學員的“清白”。

從那次團戰術理論考試之後,我們每逢考試、測驗和外出野外作業基本都事先爲教員準備一些飲料、點心等。就在我們極力適應這一習俗的過程中,有些事情又讓我們感到很爲難,不知所措。多數教員對我們給其買東西一事習以爲常,有的教員不好意思,有的教員與大家共同分享,也有的教員很看重這一點,還有個別教員不僅不領情反倒批評我們,搞得我們左右不是,只好向教員做解釋和向系主任布戴漢上校訴苦。

按照咱們中國人的觀念,讓我們真正感受“考試如過節”氣氛的還是在畢業前進行國家考試的時候。學院不僅明確要求參加考試的學員穿戴整齊,而且必須穿着禮服。在我的印象裏,俄軍軍官學員只有在參加紅場閱兵和出席畢業典禮時才穿上禮服。這倒有點“過節”的味道,各國學員都穿上自己軍隊的禮服,各式各樣,多半也很漂亮。到了真正“過節”的時候,我們中國學員心裏反倒覺得多少有些難堪,因爲我們既沒有軍裝外套禮服也沒有夾克式襯衣禮服,只好以那套 87 式夏季常服應萬變了(解放軍從 2007 年開始配發新式軍裝,包括禮服)。

作者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證書

畢業證書附頁之一

作者的“俄語軍事翻譯”畢業證書

學院的菱形畢業徽章

說實話,“考試如過節”更多的還是形式上的一種氣氛,考試畢竟還是考試,一種知識、心理、品質和能力的全面檢驗。在 3 年留學期間,我們共上過 28 門課程,進行過 35 次正式考試、測驗,其中記錄在畢業證書附頁上並有院長 Л.С. 佐洛托夫上將簽字的重要科目考試成績就有 24 項:

1. 合成部隊(兵團)戰術

2. 軍事教育與心理學

3. 合同戰術

4. 戰役法

5. 戰時司令部勤務和部隊(兵團)組織指揮

6. 部隊指揮自動化系統及其使用

7. 偵察與外國軍隊

8. 電子對抗

9. 火箭兵與炮兵的作戰運用

10. 防空兵的作戰運用

11.戰鬥、戰役中的通信保障

12. 戰鬥、戰役中的工程保障

13.核、生、化武器;部隊(兵團)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防護

14. 部隊(兵團)後勤保障

15. 空軍的作戰運用

16. 空降兵的作戰運用

17. 部隊技術保障

18. 部隊(兵團)日常訓練與管理

19. 坦克、步兵戰鬥車、裝甲輸送車和軍事交通工具

20. 坦克、步兵戰鬥車、裝甲輸送車等車載武器及其作戰運用

21. 武器裝備的使用與保養、修理

22. 體育

23. 俄語

24. 戰役戰術專業國家綜合考試

平日小考、測驗對我們來說問題不是很大,畢竟有一段時間進行準備,比較單一,教員要求也沒那麼特別嚴格,主要還是爲了讓學員加深印象,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

可學期末考試尤其是畢業前持續 40 多天的 18 門課程考試和戰役戰術專業國家考試就完全是另一種情形了,今天考這門,隔兩天考那門,接連不斷的考試把我們壓得簡直喘不過氣來,精神上高度緊張,完全處於超負荷運轉、疲於奔命的狀態。中國的中考、高考和研究生考試、職稱考試等通常都是兩三天時間,中學、大學期末考試頂多 10 門,咬咬牙堅持一兩週不成問題,但連續一個半月的綜合考試、單科考試還是第一次聽說過和親身體驗。

科目多、內容廣、要求高、時間緊、壓力大,是我們考試期間的主要感受。畢業前的 18 門課程考試和戰役戰術專業國家考試都有複習範圍,但每門課程少則 50 道,多則 120 道,總數在 1000 道題以上。內容涉及戰役戰術、合成指揮、部隊管理、演習訓練、諸軍兵種的作戰使用與指揮、各種保障等;形式包 括座談、答疑、圖上作業、解讀決心圖、在黑板或草紙上標出示意圖、技術裝備操作等;一個星期要考 2-3 門課,準備時間倉促,有的複習題根本來不及整理標準答案;考場紀律、秩序要求得十分正規和嚴格,絕對不允許有作弊現象,一經發現立即給出不及格成績並作出嚴肅處理;教員在考試中經常對學員進行綜合性全方位考查,提問、追問不斷,考題內容之外的相關問題也問,常常是問到學員回答不上來爲止。

要說考試留給我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的,還是最後的戰役戰術專業國家考試。這種綜合考試形式在我們中國軍隊院校是沒有的,真有點叫人招架不住。考試共分三個部分:一是理論知識,戰役法、合同戰術和司令部工作課程各 1 道考題,其中有要求學員畫出草圖或示意圖的內容;二是即題作業部分,分別設置了師(團)進攻和師(團)機動防禦兩種情況,學員依據抽籤情況標出師(團)長決心圖和寫出決心企圖;三是現地組織指揮與協同,學員按即題作業情況分爲兩組(進攻、機動防禦),教員按組分別設置戰鬥實施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情況,然後學員根據抽籤要求在沙盤上進行推演,說出某一階段的師(團) 長作戰決心。

國家考試的實施,是有着一套嚴格的組織程序和方式方法的。首先,軍隊 “國家考試委員會”(俄國防部的常設機構)進駐學院,該委員會主席爲前總參謀長米哈伊爾·莫伊謝耶夫大將,10 多位成員多半爲將軍,負責監督檢查學院實施考試的情況;學院成立以院長 Л.С. 佐洛托夫上將爲主席的考試委員會和以戰術教研室主任Ю.К.丘帕科夫少將(前第4集團軍參謀長)爲主席的答辯委員會,後者具體負責組織考試的實施。其次,規定不少於 2 名答辯委員會成員主持考試,委員會集體判定成績,軍隊國家考試委員會、學院考試委員會成員在考場可以隨時向學員提問。最後,由答辯委員會主席親自作出考試總結,宣佈學員考試的單科成績和總評成績,講評考試優長和不足。同時,學院各系領導、參謀軍官、工作人員全力保障考試,佈置考場,向學員重申考場紀律,強調時間、着裝、禮節等要求,延長餐飲部工作時間。

在學院考試期間,莫伊謝耶夫大將等“國家考試委員會”成員一直在幾個考場巡視督查,這次到俄軍學員考場,下次到外軍學員考場。記得我們在考覈現地組織作戰指揮與協同的時候,有一位中將和幾位少將走進考場,在認真聽取了我們一位同學有關團機動防禦戰斗的指揮員決心報告後,這位中將向這位同學連續問了幾個問題。我們的這位同學很鎮靜,有問有答,有根有據,條理分明。中將聽後點點頭說:“學得不錯。”將軍們走後,幾位主考的教研室主任和教員特別高興,當即給了這位同學一個優秀成績。學員“學得不錯”,也就意味着教員教得不錯。

有一天,我和幾位同學在一門考試結束後到餐飲部就餐,正喫着就看到莫伊謝耶夫大將等四五個將軍在主管教學的少將副院長陪同下走進了餐廳。他們邊走邊說着什麼,在餐飲櫃檯前看了看,又環視了一下餐廳,然後就朝門口走去。由於就餐人員挺多,又有一段距離,不好跟將軍們打招呼,俄軍也沒有就餐期間起立報告的規定,所以我們便與其他各國學員們一樣都在低頭喫各自的飯。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莫伊謝耶夫大將走着走着突然改變了方向,朝我們這邊走來。也許是因爲我們軍裝的顏色和樣式獨特,也許是因爲我們是幾十年來前來留學的第一批中國軍官,也許……見到這番情景,我們出於禮貌都站了起來。這位前總參謀長主動上前跟我們打招呼,給人一種“受寵若驚”之感。

莫伊謝耶夫大將是一位爽快人,開口便問:“你們知道我是誰嗎?”“知道,您是國家考試委員會的主席,前總參謀長。”我站着回答說。大將幽默地說:“我還是你們中國軍官的老鄉。我 1957 年畢業的坦克兵指揮學校離你們中國很近,也就有幾公里的樣子。另外,我也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畢業生。”

原來是這麼一位“老鄉”,我們都笑了起來,圍攏在我們身邊的其他將軍、 軍官也發出了笑聲。

“怎麼樣,在這兒學習感覺有收穫嗎?”大將接着問。 “報告大將同志,我們在這兒留學 3 年學到了很多東西,教員既有水平也對我們很負責任,感謝學院的培養。不過,中國軍隊與貴國軍隊在許多方面存有差異,我們回國後還有一個如何與自己國家實際情況結合、具體運用的問題。”一位同學說道。大將點頭說道:“說得對,在學院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與部隊實際、帶兵打仗還有一定距離。但基本知識、指揮技能是幹好實際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現在進行考試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員進一步掌握當好一名指揮員、學會帶兵打仗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大將擺了擺手,向後倒了一小步說:“你們很辛苦,接下來還有考試,趕快用餐吧。祝你們考試成功!”

“跟將軍們合一個影吧。”一位隨行俄軍記者在一旁提醒了一句。“來吧,中國軍官同志們。”大將舉手示意讓我們幾個人靠他近一些。“謝謝!”照完相後,大將與我們逐一握手辭別。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郝智慧,祖籍內蒙古赤峯、出生於遼寧大連。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居住於北京海淀。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工作。主要研究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世界智庫和俄羅斯軍隊等問題。

《我在伏龍芝學軍事》由現代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文經作者授權轉發自中國軍網微信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