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莊士敦陪伴溥儀度過了紫禁城最後的黃昏,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帝師。1922年,溥儀在大婚之日賞賜莊士敦“一品頂戴”。

1917年,張勳率領五千辮子兵進入北京。據傳,當張勳請溥儀再次登基之時,12歲的溥儀問:“倘朕再即帝位,真可以不必讀書了麼?”

張勳點頭保證,溥儀於是同意復辟。

沒想到才過了幾天,鬧劇結束。溥儀第二次從皇位上下來,只好繼續回去讀書。

李鴻章的兒子李經邁對此感到極大憂慮。時局如此動盪,萬一再換個總統,下令取消溥儀皇帝頭銜,並取消對皇室優待,可怎麼辦?他向溥儀的七叔提出建議,讓溥儀學習英文和其他知識,萬一有變化,可以出國留學。

於是,清朝皇室最終聘請莊士敦擔任了溥儀的洋帝師。空有皇帝頭銜的小溥儀不僅還得繼續讀書,還多加了英語、數學、西方歷史、西方地理等好幾門課。

溥儀老外教師:會中國多地方言,退休後在英國買小島升起大清龍旗

莊士敦是蘇格蘭人,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後獲得牛津大學碩士學位。他在中國期間,學習儒、釋、道的經典著作,對中國的詩詞有較高的造詣。他還遊歷了大半個中國,瞻仰名山古剎,瞭解中國的民情和文化,會說一口流利的廣東潮州話、北京官話、山東威海話,是一名真正的中國通。

莊士敦和溥儀見面後,和這個學生相處得非常好。他爲溥儀介紹了許多天文地理方面的新鮮事,以及西方政治、經濟等知識,以及海外居民的生活狀況,這些都是溥儀從來未曾聽說過的。

在莊士敦的影響下,溥儀學會了騎自行車,配了眼鏡,剪了辮子,安裝了電話,還買了屬於自己的汽車。在莊士敦的介紹下,溥儀會會見了印度大詩人泰戈爾,還和胡適通電話並見面。溥儀還改革了宮內的財務制度,把一千多人的宦官隊伍裁汰到一百餘人。

溥儀老外教師:會中國多地方言,退休後在英國買小島升起大清龍旗

莊士敦曾經在傳記《紫禁城的黃昏》中寫到一則軼事。他當上皇帝教師的第一次爭吵,是和一個宮中的小太監。那是剛來沒多久,一個小太監跑過來向他討賞錢。莊士敦在給他錢之後,要求他給寫一張收據。小太監憤怒地說了一些相當難聽的話。結果就是,“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來找我討賞錢了”。

1922年,溥儀在大婚之日賞賜莊士敦“一品頂戴”。莊士敦對此非常開心,拍照片寄送給英國的衆多親友。

溥儀老外教師:會中國多地方言,退休後在英國買小島升起大清龍旗

莊士敦陪伴溥儀度過了紫禁城最後的黃昏,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帝師。直到1924年,溥儀被國民政府徹底趕出紫禁城。

莊士敦一生未婚,晚年他回到英國,在蘇格蘭買了個小島,給其島的居室分別起了松竹廳、威海衛廳和皇帝廳等名字,並升起滿洲國的龍旗。

他還辦了個陳列館,陳列着溥儀賞賜給他的朝服、頂戴、飾物等物件。終其一生,他都對在中國的日子充滿了眷戀和回憶。

作者:檸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