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活動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記者 李慧穎)11月30日,“2018四川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發展論壇”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行,論壇由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省圖書館、西華大學等主辦。

四川是傳統工藝資源大省。全省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6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39項、省級522項、市(州)及縣級非遺項目超過6000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7人、省級764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7個(全國第一),位列全國非遺保護第一方陣。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趙紅川在論壇發言中指出,“面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面對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期待,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傳統工藝傳承創新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一方面要立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和運用傳統工藝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藝理念,堅持將現代審美、創意設計和藝術創造注入傳統工藝,提升設計製作水平和產品品質,培育巴蜀工匠和知名品牌,另一方面要在傳統工藝、文化旅遊、消費市場、創意產業之間搭建合作平臺,助力經濟轉型升級,使傳統工藝在現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廣泛應用,更好滿足人民羣衆消費升級的需要。”

論壇上,來自澳大利亞的Alix Fiveash分享了澳大利亞作爲國家如何將傳統工藝與當代設計有機結合,實現建立工藝匠人、工業設計師、市場化產業轉化平臺的經驗。文化部重點雙創藝術家、國家博物館及故宮博物館設計項目負責人葉佑天等5位專家也爲觀衆帶來了相關專業的主題演講。

活動當天,“2018四川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也落下帷幕。以“創意成就生活之美”爲主題的“2018四川傳統工藝創意設計大賽”自10月22日正式發佈後,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並獲得積極響應。此次大賽,共有1621件作品進入海選評審範圍,經過公正公開的評審,共產生兩大獎項三大類別一併67個獎項。

經過角逐,以四川傳統民間竹和紙工藝爲主設計的便攜式生活居家圓形竹燈《憶•竹紙燈》和將藏傳佛教與十二生肖結合起來設計的唐卡風格十二生肖圖《吉祥的輪迴》分別斬獲了傳統工藝與文創類以及傳統工藝與民族類金獎,而傳統工藝與科技類的金獎暫時空缺。

西華大學設計學專業研究生韋小英的個人作品《童伴》以及她參與的團隊作品《藏密》都獲得了傳統工藝與科技類銅獎。韋小英告訴記者,自己認爲傳統工藝與現代科學的結合十分重要,伴隨着時代發展,如何爲傳統工藝注入新鮮的元素成爲了新一代設計師努力的方向。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爲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