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匠君

賦能新匠人,定義新國貨

讓我們一起爲新國貨力量打call

百匠大集446號匠人 邵明緒

他是智能通信領域的攀登者

也是創業路上的趕路人

他用“極蜂”作爲橋樑

連接戶外與生活

他在黑暗裏拄着一束光

尋找未知和遠方

01

最關鍵的是下一步

對於邵明緒來說,創業就像喫飯喝水一樣理所當然。這個詞原本就深埋在他的血脈裏,融入進他的骨肉中。

從大學伊始,邵明緒就被電子科技深深吸引,隨後進入實驗室,組建自己的團隊,參加各種比賽並榮獲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更是在研究生階段就成立了科技公司,爲他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研究生畢業後,邵明緒就毅然決定放棄外企高薪的工作,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創業這條道路。

2015年,西安蜂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很快,奮進中的蜂語科技就被小米雷軍發現,得到了小米科技的認可,成爲了小米生態鏈企業。

蜂語科技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凝結了團隊無數心血的小米米家對講機。小米米家對講機一經上市便屢創佳績,銷售業績也是一路飄紅。

這給邵明緒和他的團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前面的路還長,下一步纔是最關鍵的。”

邵明緒腦海中對公司未來發展思路愈發清晰,他深知創建自有品牌是邁出成功第一步後一定要做的事。而現在,只是開始。

在小米助力的跑道上取得第一階段的領先後,蜂語便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渠道,一個全新的、關注戶外與生活的新品牌應運而生——這就是極蜂。

“探索未知,是戶外的樂趣;活出態度,是生活的意義。”邵明緒將極蜂品牌的由來緩緩道來。

大多數時候,邵明緒都不是一個慷慨激昂的人,他的語速不快,如山泉水一般緩緩流淌,只有在說起他的產品時,才能在他的眼裏看到激情與嚴謹。

“戶外本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就讓極蜂作爲一座橋樑,連接戶外與生活,再注入科技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另一面驚喜。”

02

最重要的地方不能省

當“驢友”、“揹包客”在朋友圈裏漸漸成爲熱搜名詞,當“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微博上迅速引爆熱門話題,人們在不經意中發現,戶外出行領域正在迅速成長爲一個新的世界。

而研發小米米家對講機就成爲了邵明緒與戶外出行領域接觸的契機。

這扇新世界大門的打開,讓他認識到,除了通訊,在這個行業的其他領域,也是大有可爲的。

他決定把視線集中在移動照明方向。

從人類學會鑽木取火以來,移動照明經歷了火、油、蠟、電的發展歷程。從火把油燈到如今琳琅滿目的手電筒,人們對移動照明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在夜晚的戶外,手電筒就成了最必不可少的工具。

那什麼樣的手電筒適合戶外的場景呢?

邵明緒給出的答案是:強光遠射、可調焦、高品質、高性價比、可便捷充電、功能可拓展。

這正是極蜂強光變焦手電筒在邵明緒設想最初的雛形。

燈珠作爲手電筒最重要的器件,對手電筒來說意義重大。

“在最重要的地方,一定不能省。”

這是邵明緒一直堅持的信念,也被他融入到自己的產品之中。

所以在選型時,他告訴硬件團隊一定要選擇一流的燈珠。硬件團隊在經過多方勘察比選之後,最終將目光瞄準了CREE,這個在照明市場處於領導地位的供應商。

硬件團隊的成員笑稱:“這就相當於讓一百塊的手電筒,擁有了幾百塊手電筒的燈珠。老闆下了血本了。”

然後,極蜂團隊進入到緊鑼密鼓的產品調試階段,新的問題接踵而至。

如何才能讓手電筒光線柔和穩定、沒有頻閃?沒有可參考的電路,成了擺在邵明緒與他的團隊面前的一個難題。要麼,放棄穩定零頻閃的光線,像傳統手電筒一樣;要麼,冒着可能讓項目失敗的風險,自己闖出一條路。

邵明緒沒有猶豫,當即拍板,“沒有現成的恆流源驅動電路,我們就自己來。”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裏,邵明緒和其他成員們一樣,在辦公室搭起了行軍牀,和芯片廠一起對電路進行定製修改,在產線上校準測試,終於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克服了難關。

03

更亮、更遠、更精緻

終於成型的極蜂強光變焦手電筒爲大家帶來的是CREE燈珠、伸縮式無極變焦,以及1000流明的亮度與最遠365米的照射距離,還有開啓時柔順、穩定、零頻閃的光線,簡約的外觀,細膩的噴砂處理和恰到好處的重量。

邵明緒將它拿起,在伸手剛剛碰到它的筒身時,像是觸碰到了機關一樣,更多的靈感如潮水般向他湧來。

他要的遠遠不僅於此。

邵明緒將手電筒拿給公司同事挨個試用,並讓他們提出意見。

“手電筒雖然有電源指示燈,但是隻在沒電時常亮,如果用戶只是想看看有沒有電,而不是點亮手電筒呢?”

“怎麼才能讓手電筒適應各種場景,方便戶外多變的環境?”

於是軟硬件部門協同合作,讓手電筒在關機狀態下單擊尾部按鍵,就能查看電量。又在手電筒尾部安裝一個隱藏的強磁鐵,可以吸附在鐵質表面,滿足各種戶外環境使用。

極蜂團隊的匠心不止於此,在產品的方方面面體現的更多。

極蜂強光變焦手電筒上線小米衆籌後,36小時便將近兩萬備貨售罄,好評率超過97%。它帶給大衆的不僅僅是強大的功能,更是一件可以融入生活的好夥伴。

“我們不羨慕光鮮的創業者,我們的偶像是務實的企業家。”邵明緒是這樣說的,也正在這樣做着。

邵明緒在閒暇時會看一些有意思的書,偶然之間,他看到一個六歲小姑娘寫的詩,“晚上,我打着手電筒散步,累了就拿它當柺杖,我拄着一束光。”他說自己現在也像是在黑暗裏拄着一束光,他知道那束光一定會帶着他,帶着極蜂,帶着所有因熱愛而堅持的人,去到更大更遠的地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