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呼吸一般靠水中溶解的氧氣來完成,腮是魚的主要呼吸器官。水體的溶氧量高,魚兒的呼吸作用就會十分順暢,活躍度就會增加;反之溶氧量較低,魚兒呼吸作用減弱,魚兒動作就顯得遲緩,甚至大量魚兒浮頭。所以水體的溶氧量對魚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水體的溶氧量的高低有哪些主要因素呢?主要的因素就是光照與氣壓。

一、首先來看光照對水體溶氧的影響。

水體中溶解的氧氣主要來自兩個途徑,一是水域中的水草在光照的條件下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二是大氣中的氧氣溶解在水體之中,氣壓高溶解的氧氣就偏多,氣壓低溶解的氧氣就偏少。陽光照射到水面時強時弱,致使水域的水草的光合作用受到相應的影響,光照較強,水草產生的氧氣的量就大,反之產生的氧氣量就少,所以水體的溶氧量也會隨之產生高低變化。不斷變化的天氣會影響到水體接受光照的強弱,還會使氣溫與氣壓產生變化。由於水溫比氣溫稍顯穩定,氣溫對水體溶氧量是沒有太大的直接影響的,氣壓纔對水體溶氧量影響大。

二、氣壓是影響水體溶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1、生態環境被破壞,氣壓成了水體溶氧的關鍵因素

氣壓高水體的溶氧量就高,反之水體的溶氧量就低,水體就缺氧。氣壓低的時候水底的污染物就會泛起,造成泛塘現象的發生。泛塘一發生那些好氧菌開始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本來缺氧的水體更加缺氧,魚兒體內血液中的含氧也會更少,它們不得不全部浮頭通過呼吸空氣來攝取足夠的氧氣。

水體的氧氣來源之一是水草的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但是,由於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魚塘等水體的的生態系統也會遭受破壞,水生植物能提供的氧氣微乎其微,所以氣壓成了水體溶氧量的關鍵因素。現在那些水質較好的池塘、河湖與水庫是越來越少了。

2、氣壓高低的規律

氣壓與水壓有相似之處,只是氣體的密度要小的多。氣溫與溼度不同氣壓也會不同,氣溫或溼度越高氣壓越低,氣溫與溼度越低氣壓越高。一般夏季的氣壓比冬天的氣壓低,在一天之中白天的氣壓比其它時間的氣壓低。作爲釣者知道了不同季節不同時段氣壓的高低,對出釣時機的選擇是很有意義的。

3、抓住氣壓發生變化的特點

我們不能簡單地說氣壓在多少值的時候適合出釣,而是要看氣壓變化時處於什麼特點。一般規律是氣壓處於上升階段適合出釣,氣壓處於下降階段則不太適合出釣。

當氣壓處於不斷升高的階段,水體的溶氧量就會隨之增加,魚兒都會因氧氣充足而變得十分活躍,出釣效果一定不錯。當氣壓處於不斷降低的階段,水體的溶氧量就會隨之減少,魚兒都會因缺氧而浮頭,這種情況是釣不到魚的。當氣壓處於不升又不降、長期穩定的階段時,魚兒也就會適應了這種氣壓下的水體溶氧量,一般也就不會有浮頭現象的發生。

4、四季氣壓變化對釣魚的影響

春季氣溫慢慢回升,魚兒好不容易等來了覓食的好時節,這就屬於氣溫決定了魚情的好壞。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有的年份南方地區升溫太厲害,氣溫好像要直奔夏季而去,氣壓又變得較低,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氣壓反而成了影響魚情的關鍵因素。

夏季氣壓較低,只有早晚或者夜間氣壓相對較高,魚兒活動在水面以下甚至接近底層,所以夏季適合釣早晚而不釣中午前後,氣壓決定了這一特點而起關鍵的作用。

秋季天高雲淡,氣壓變得高起來,所以秋季又是垂釣的好時節。夏季已然遠去天氣不再悶熱,而且秋季魚兒的食物也多,水面經常有各種掉落的或者沖刷進來的葷食與素食,魚兒覓食十分積極,所以出掉的成績一般都相當不錯的。

冬季氣壓很高而且還很穩定,水體的溶氧量自然要高很多。由於水溫低魚兒活動得不夠活躍,水體溶入的氧氣大大超過了魚兒的需求,所以影響冬季垂釣的關鍵因素是氣溫水溫,我們就要選擇有光照的水域施釣,有陽光照射的水面溫度相對高那麼一點點,魚有趨溫性自然會有一些魚兒前來覓食,冬釣陽是有道理的。

5、寒潮的影響

寒潮到來氣壓也是很高的,寒潮來襲氣溫會陡降,但是水體的溫度下降是分層次的,剛開始是水體的上層溫度下降,下層的溫度還來不及下降。因爲氣壓高溶氧充足,魚兒就會在水底活動,所以寒潮來襲之際適合釣底。

三、其它

還有,颳風天氣對水體的溶氧量也會有所提升,風力不是很大時適合垂釣下風口,這些都已有專門的論述。總之影響魚情的因素是很多的,以上主要就光照與氣壓對溶氧量的影響作了淺顯的交流,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