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来,金门因土地贫瘠居民谋生不易,又因地理环境,盗寇横行,烽火连天,祸结兵连,浯岛子民为避战乱、谋生计,离乡背井,远赴海外,筚路蓝缕历经艰辛,秉持金门刻苦耐劳的精神,积攒创业,开枝散叶,在海内外都获得不凡的成就。金门乡侨虽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虽山水阻隔,但剪不断血浓于水的故乡情,不辞辛劳从各地返乡。

民国九十一年(2002年)十月十七日旅居菲律宾金门同乡会华侨行二十一人,终于获准由侨居地经厦门直航返金,这也是小三通实施后第一批由厦门直航返金。直航返金的金侨包括了四叔公萧德宗、四婶婆吴维妙、萧廷芳(四叔公大公子),这整团最年长的属八十四岁的四叔公萧德宗。

民国九十六年(2007年)十月,菲律宾金门同乡会创会会长林克山领军的十位菲侨(包括了四叔公萧德宗、四婶婆吴维妙),由厦门经小三通水路回到金门,回来祭祖,也回来为华侨节带动人气。

蕭德宗伉俪、蕭彼德、蕭毓秀三代金侨,子孙已经移居美国

民国一百零一年(2012年)十月,菲律宾金门同乡会组团返乡探亲,九十五岁的四叔公萧德宗及四婶婆吴维妙依然不远千里跋涉之苦,回到家乡省亲,即使行动不是很方便,即使再远的路,也不能阻隔他们回家的乡心,此种关爱家乡的情怀,令人感动,走访故里,会见亲人,聊聊乡音,他们说,如果走得动,还是会每年回到家乡来看看、走走。老乡侨心系家乡的情怀,是老一辈乡侨关爱家乡的最佳写照!

民国一百零三年(2014年)「金门县建县一百年暨第五届世界金门日」,菲律宾金门同乡会理事长萧罗敏(四叔公二公子)、四叔公萧德宗、四婶婆吴维妙依然不远千里跋涉之苦回金门。副县长吴友钦表示,很多侨胞早年出洋,生活困顿;但是,有了杰出的成就之后,则不忘母县,时常返乡修桥、铺路、盖房子(庇族人)、办教育(育子弟),贡献良多。

金门县政府颁发奖状

菲律宾金门同乡会的成立,是一九八五年,旅菲金门乡侨林克山、陈景成、陈振源、张秉坤、张长江、萧德宗(四叔公)、薛永策、翁华璧等八人乃倡议组织同乡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为林克山,第八届为萧廷芳(四叔公大公子),现任会长为萧罗敏(四叔公二公子)。珠山是许多菲律宾华侨的原乡。据说,珠山人之所以会出南洋,是因为到大陆为同宗助拳时,得到了移民谋生的信息,启动了珠山住民前往菲律宾落番的连锁反应。

右为菲律宾金门同乡会第八届理事长萧庭芳

早期的信息很难流通;珠山的先民,却因为渡海到大陆帮忙同宗,共同与交哄对象械斗,意外由大陆同宗那儿得到移民的讯息,从此打开珠山人到菲律宾谋生的风气。打前锋的移民先去菲律宾闯荡,再把成功的经验带回家乡,接着便一个带一个,促成了连锁式的移民。在菲律宾打拚的珠山华侨,纷纷把赚到的钱,寄回金门,提供家用,或兴建学校、宗庙,就创造了如今人们所说的侨汇时代金门日报记者张建腾报导

金门县学子在地研学风狮爷的民俗和传说

金门先人早期渡海来菲,多落脚于南部民答那峨岛的伊里岸市(Iligan),经商、买卖椰干或行船,之后慢慢向首都马尼拉、中部的宿雾市和南部的卡加延德奥罗(Cagayan De Oro)等大城市发展。  

东萧村最早跟随珠山人到伊里岸市是堂曾祖父萧显纪,经一番奋斗,成立「金山公司」,开创碾米麦等五谷事业,成为当地富翁,东萧村13号宏伟的「萧显纪洋楼」,即是萧显纪汇资所建。菲律宾201659日大选,以近4万票当选菲律宾国会众议员萧伯里先生,即是堂曾祖父萧显纪的曾孙,喜讯传至东萧村故里,宗亲们雀跃不已,咸感与有荣焉。

民国二十一年萧氏家庙里开设「东萧小学」,曾祖父萧显回主持聘用了一刚从金门公学初中部第一届毕业的王精英先生,为东萧小学唯一的老师,教导十数名学生写字、书法、算学,村庄孩童(包括四叔公)皆在祠堂家庙里就读。

民国26年日本侵占金门,王精英辞却东萧小学老师工作,进入日军伪行政公署担任地下工作。四叔公那时正好十八岁,离开金门赴伊里岸发展,刚开始是受雇于「金山公司」,晚上就在公司打地铺睡觉,四年后日军侵略菲律宾时,「金山公司」事业陷于停顿。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金山公司」股东重组,四叔公这时亦为股东之一,公司业务骏发。

四叔公长期派驻于马尼拉,认识了四婶婆吴维妙,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六日于马尼拉举行婚礼,六月十三日又到伊里岸市(Iligan)宴谢亲友宾客,且将贺仪移捐金中中学(即现今的金门高中,国币二千五百万)、「东萧小学」、及珠山「显影」月刊杂志社 (国币三千万),珠山「显影」月刊有记录(如图,显影月刊从十八卷才有使用摄影照片,这张结婚照是刊于十九卷,是金门地区刊物早期使用的摄影照片之一) ,另「显影」月刊也记载四叔公捐资「珠山小学」校舍兴建数笔经费。

四叔公儿孙皆有随他们回到金门的故乡,对金门也感到相当新奇、有趣,他们说有机会还会再回来,带朋友一起回来金门走走,月是故乡圆,水是家乡甜,人是故乡亲。当然还要感谢萧志清及萧志伟两位堂弟,一直住在东萧村才能热情招待四叔公,我这外出台湾的东萧村子孙,只能为一文以祝贺四叔公、四婶婆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原载于《金门日报》2016/12/08 副刊

蘭陵经典,源远流长;复萧纠肖吾辈荣光蘭陵會”(ID:lanlinghall)最新资讯,公号任何图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欢迎加微信18071129466获邀加入“蘭陵會”or“蘭陵會舘”微信群,Fb:萧君。公众号管理员均为萧氏志愿者,欢迎转发、赐稿及指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