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潰瘍病

由丁香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sprunorum)引起。

爲地上部毀滅性細菌病害,在美國加州、日本靜岡和我國湖南東山峯農場發生過。

此病病菌在病枝蔓和病葉上越冬,翌春3-4月份,遇數日低溫高溼性氣候,日均溫10℃左右時發病。

獼猴桃潰瘍病

病菌經工具、雨水、害蟲傳播,皮孔、傷口入侵。主要危害葉、花蕾和枝蔓。

葉部症狀爲2-3毫米深褐色有黃暈圈的不規則形斑;花蕾受侵染後變褐枯死;枝蔓發病初期爲水漬狀,其後變褐腐爛,深及髓部,有清白色、乳白色後轉爲紅褐色分泌物;當年病部以上枝蔓、葉萎蔫死亡,2-3年後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

①. 冬季清除病枝蔓葉,集中燒燬,噴3-5°石硫合劑。

②. 發芽前噴0.3-0.5° 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或50%DT可溼性粉劑,每7-10天交替噴一次,連噴2-3次。

③. 發芽後至謝花期,用農用鏈黴素,或50%DT500倍液,或70%DTM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45%代森銨乳劑1000倍液,每7-10天交替噴霧一次。

④. 枝蔓上流菌膿時,用上述DT20倍液、DTM50倍液、代森銨30倍液或鏈黴素3000毫克/升塗抹病斑即可。

2.花腐病

病原菌爲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

雨水、昆蟲、病殘體傳播,氣孔、傷口入侵,高溼常溫下發病。

症狀爲:初期感病花蕾、萼片上呈現褐色凹陷斑,斑塊很快發展,當病菌入侵到芽內部時,花瓣變爲橘黃色,開放時呈褐色並開始腐爛,花很快脫落。受害不嚴重的花也能開放,但花葯花絲變成褐色或黑色後腐爛。病菌入侵子房後,引起落花、落蕾,偶爾能發育成小果的,也多畸形。

該病菌主要危害花,雌花的危害機率比雄花高。也危害葉,症狀爲褐色斑點,逐漸擴大,最終整葉腐爛,凋萎下垂。

防治措施:

①改善花蕾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②採果後至萌芽前噴3次80-100倍波爾多液,萌芽至花期噴100毫克/升農用鏈毒素,也可用30%的二氯萘醌或20%的福美砷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但要防止藥害。

3.根癌病

由根癌農桿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引起。

病菌經傷口入侵,土壤、病殘體傳播。最常見侵染部位爲根頸部。

發病後的根際症狀爲根瘤,根瘤初生爲乳白色,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樣,組織較松;後轉爲褐色至深褐色,組織木質化,堅硬。

地上部的症狀爲營養生長受阻,發育緩慢,植株矮小,枝蔓葉黃化,果實小,品質差,樹體容易早衰,壽命短。

防治措施:

①. 不重茬育苗和建園。不栽植有病苗。

②. 發現病株帶根徹底銷燬,土壤用溴甲烷燻蒸消毒。

③. 用90%晶體敵百蟲150克,30倍液,加麩皮5千克誘殺地下害蟲。防止害蟲傷根後病菌趁虛而入。

④. 藥劑灌根:0.3-0.5°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或農用鏈黴素,或50%DT500倍液,或70%DTM可溼性噴劑1000倍液,或45%代森銨乳劑1000倍液,每7-10天交替灌根一次。

單純根頸部發病,刮淨根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