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期英國雖然有意想要在航母方面有所建樹,但此時技術能力不足,也導致它在航母建造方面,有了明顯的差異。後期英國想要研發航母的時候,因爲沒有龍門吊,只能再次向中方發出救援。

我們都非常清楚,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是否可以居於上流水平,首先要看它是否擁有航母。從目前來說,航母已經成爲國家綜合實力的硬性標準,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建造航母的話,那麼它必然擁有強大的財力,以及完整的工業體系。國家工業建造能力與軍事能力幾乎息息相關,爲此未來一旦爆發戰事的話,這種前列可以被直接挖掘出來。
按照這個理論,目前國際上基本有了一致的意見,那就是買來的軍艦可能會被打敗,能建造航母的國家,必然不會遭遇失敗。放眼如今,世界上能夠獨立建造航母的國家只有兩個,那就是美中。前期英國海軍雖然居於世界前列,但隨着老牌軍隊的不斷退化,導致它軍事強國的地位,早已經搖搖欲墜,進而也退出了先進行列。
最開始的時候英國先提出航母概念,同時他也是第一個進行航母改建的國家,後期將航母投入在實戰當中。爲了讓航母具備更強大的軍事戰鬥能力,後期英國還研發了蒸汽彈射先進技術。將航母甲板部署艦載機,爲此讓航母整體實力得到有效提升,對於當時英國這種設定方案,也算是爲現代航母做出非常大的貢獻。只不過二戰過後,英國整體實力逐漸衰敗,海軍戰鬥能力,也在這個情況之下急速下降,導致英國在海上霸主的地位,被美方逐漸替代。
後期英國雖然有意想要在航母方面有所建樹,但此時技術能力不足,也導致它在航母建造方面,有了明顯的差異。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英國政府曾對航母提出航母計劃,想要建造兩艘5萬噸航母,試圖想要在歐洲地區,繼續保持海上霸主地位。經過多年研究之後英國,最終決定建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該航母建造方案,由美國本土公司全面進行。
據瞭解,此次英國找到的跨國集團,部署在不同地區,他們只能是進行分段建造,後期通過模塊設計,然後將他們再集中進行組裝。對於英國這款航母來說,它的工藝屬於第獨一無二,當時被分爲六個階段,其中五階段屬於噸位比較重的地方,爲此他們也是分佈在英國企業多個船廠。2011年航母進入到總組裝階段,但因爲當時英國缺乏大型龍門吊,爲此只能從中方花費2000美元進口了一臺。
英國當時利用從中方引進過來的龍門吊,完成了2艘航母的組裝工作,在看到該設備沒有了用途之後,轉手就賣給了印度。據悉,這兩次的成交價格高達4000萬美元,是原來購買這款龍門吊成交價的2倍。對於這次印度爲何會成爲冤大頭,最主要原因是因印度不願向中方低頭,爲此在看到英國出售條約之後,印度也甘願多花錢。對於英國這種過河拆橋的做法,最後也沒有給自己落下好處。後期英國想要研發航母的時候,因爲沒有龍門吊,只能再次向中方發出救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