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帮助孩子告别拖拉时,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并为孩子设立合适的最佳发展区,从而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最终告别拖拉。需要注意的是,所记录的时间是以孩子自然状态下的时间为准的,也就是没有父母催促和监督时,孩子完成每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我吃好晚饭再写数学”“妈妈,明天放假,我可以明天再写作业吗”很多孩子喜欢先玩一会,不到父母催促不写作业。

可现在,即便是读小学的孩子,作业量也非常大,加上孩子又磨磨唧唧,作业写到10点是常有的事。等写完作业,再洗澡睡觉,起码得10点半了。过晚睡觉导致孩子睡眠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要想帮助孩子告别拖拉,我们得先知道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拖拉有哪些原因

做事磨叽,写作业拖拉,这是不少孩子的通病,但背后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1.吸引父母注意

“爱的孩子有糖吃”,也就是说吵闹的孩子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物质抚慰;相反,父母较少关注乖巧的孩子,因为乖巧的孩子往往能管好自己,让父母省心。

可是,在孩子心中,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主要是肯定与鼓励),如果得不到肯定与鼓励,孩子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另一种关注——批评和责骂。孩子最不愿看到的,是父母的忽视。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彭彭从小聪明乖巧,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自觉去写作业,不需要父母催促和监督,彭彭父母对此很欣慰。可最近,彭彭做作业却总是开小差,老是需要父母的提醒。原来啊,在与同学聊天时,彭彭偶然得知同学们的父母都会陪着他们做作业,因为他们做作业磨叽,总爱开小差。

于是,彭彭开始“效仿”同学,做作业中途不是上厕所就是吃零食,连卷个笔都要卷十几分钟。彭彭发现,只要自己小动作一多,爸爸就会过来提醒,有时妈妈甚至会陪着自己做作业。

彭彭的拖拉就属于经典的要吸引父母关注。因为他发现自己专心做作业时,父母并不会关注他,可只要他不专注做作业,父母就会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甚至陪着他。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平时需多留心,虽然孩子很乖,但还是要适当给予孩子关注,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

2.家人包办一切,动手能力差

现在的社会,每个家庭中孩子都很少。所以常常会出现二对一,甚至六对一的情况。家人觉得孩子还小,怕孩子受苦,所以替孩子包办了所有的事,即便有些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冬天孩子吃饭慢,爷爷奶奶怕饭菜冷掉,就喂孩子吃;孩子起床穿衣服慢,妈妈怕孩子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孩子要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怕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包揽了所有家务……

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如果家人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孩子的动手能力就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孩子的动作自然就慢了。

所有,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爱孩子的心我们都能理解,但爱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放手,给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

3.作业过多,缺乏动力

有一类孩子写作业慢,是因为作业实在太多了,做完作业就到了睡觉的时间,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孩子一想到都没有时间休息,自然就没有写作业的动力了。

关于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刚开始带晚托班的时候,一些孩子做作业很快,做完作业到放学还有1个多小时。为了不让孩子浪费时间,我会另外准备课外的练习题给他们。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刚开始他们都很积极地完成,可后来我发现他们有了逆反的情绪,常会抱怨:“啊!怎么还要写作业啊?”或者觉得不公平“XXX为什么不用做课外的练习?”我说因为他们学校的作业还没完成,得先完成学校的作业。后来,那几个做作业快的同学开始变得磨唧,因为他们觉得写完了还得写,还不如一边玩一边写。

很多在家里做作业的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一写完学校的回家作业,爸爸妈妈就准备了很多课外练习叫他们做。孩子一想到写完还得写,那还不如慢慢写,还能一边写一边玩。

面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练习的数量,不要一味地让孩子做题,这样会让孩子对作业心生厌恶,失去学习的动力。

学习之余,一定要给孩子留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孩子才有快点写作业的动力,因为写完作业他们就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了,可以出去休息或是出去玩耍。

4.缺乏时间观念

现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虽然一年级的课本中就有教孩子认识时间了,可在生活中,大多数孩子仍不会看时间。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6点20了,快起床!”“快7点了,再不出门上学要迟到了!”“都8点钟了,还有3样作业没写!”生活中,常常能听到父母的提醒,告诉现在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了。以至于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缺乏时间意识。

缺乏时间意识的孩子往往无法准确感知时间,就会出现磨磨唧唧的情况,因为他们总是以为时间还有很多。

帮孩子树立时间观念,第一步就是要教孩子学会看时间。然后跟孩子共同制定每日计划,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也能让孩子了解做某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

知道了孩子拖拉的原因,那我们该如何帮孩子改进呢?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理论。

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的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模仿和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则为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儿童的发展有两个水平,一个是孩子能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另一个是在父母/老师指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

举例来说,二年级的学生只会表内乘法,他们能自主地完成九九乘法表中的乘法运算,这是他们目前的水平。等他们上了三年级,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会,学会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式了,这是他们的潜在发展水平。从会算表内乘法到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这就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那么,该如何应用最佳发展区来帮孩子告别拖拉呢?

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告别拖拉

最近发展区背后的原理就说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如果目标设立得太高,会让人望而生畏,降低了行动积极性;反之目标设立得过低,则达不到进步的效果。在帮助孩子告别拖拉时,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并为孩子设立合适的最佳发展区,从而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最终告别拖拉。

1.建立时间日志,明确目前状态

我们需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为孩子建立时间日志,时间日志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建立。横行分别写上序号、任务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所用时间,然后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填到表格中。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孩子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不仅是指学习任务,还包括起床、吃饭、休息、洗澡等生活中必须完成的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所记录的时间是以孩子自然状态下的时间为准的,也就是没有父母催促和监督时,孩子完成每项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因为只有自然状态下所耗的时间,才能真实地反应出孩子目前所处的水平,这是帮助孩子设立最近发展区的基础。只有知道了孩子目前所处的水平,才能帮孩子设立适合的最佳发展区,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

通过一次次小的“跳跃”,逐步提高做事效率,最终告别拖拉。

2.分清任务缓急,充分利用时间

在明确孩子目前所处的水平后,我们再把任务进行分类。孩子精力好的情况下,做作业相对较快;反之,如果很疲惫,那做作业的效率就更低了。所以,我们可以把时间与精力组成4组不同的组合。根据不同时间段精力的不同,给孩子设置不同的任务。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整块时间-精力好

这个时段适合完成任务难度大、耗费能量多的任务。比如,孩子在这个时段可以去完成数学练习、语文阅读、写作等需要整块时间的任务,而且这类任务对孩子的专注度要求高。

碎片时间-精力好

在这个时段,孩子学习的精力也还不错,但是常被人打断。比如放学回家后的这段时间,孩子精力不错,但家人走来走去影响到孩子。

这个时段可以安排背诵、口算、看拼音写词语等相对简单的任务。而且,这类任务对时间的延续性要求不高,即使被打断了,思维也很容易接上。

整块时间-精力差

这个时段,孩子有整块的时间,但精力较差,比如吃好晚饭后休息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跟孩子出去散散步,玩玩亲子游戏,或者一起做做家务。这类体力上的运动既能帮孩子放松大脑,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碎片时间-精力差

这个时段可以说是4个时段中最不好的时段了,那么在这个时段,该如何给孩子安排任务呢?这个时段的孩子精力差,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所以最好有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学习,比如给孩子听写词语,或是字写得不端正的孩子练练书法。因为这类任务相对简单,而且如果有父母在身边,孩子也不容易分心。

3.拆解目标,实现小范围超越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告别拖拉,自主高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但在实际生活中,告别拖拉却是个漫长的过程。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我们得先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太大,比如孩子平时做一份口算练习需要15分钟,你让他缩短到5分钟完成,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快点写作业!”定位“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告别拖拉

既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时间日志,也通过时间日志知道了孩子目前所处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利用时间日志来给孩子设立目标了,把改变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任务。

比如孩子早上太磨叽,导致经常迟到,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早上动作快一点,具体怎么做呢?把早上的任务拆解开:穿衣服、洗脸刷牙、梳头、吃早饭。如果是穿衣服和吃早饭太慢了,就从这两项任务入手,设置更短的时间目标。在孩子完成目标后,再设立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依次递进,直到孩子早上不再磨唧。

在学习方面也是如此,不能仅仅看到孩子作业太慢,告诉孩子要提高效率。提高效率这个目标对孩子来说太大,所以需要拆解成小任务,每项要提高效率的任务都要设置合理的、可望又可及的目标。

拖拉是每个人的通病,只是程度的不同。所以当孩子出现拖拉的情况时,父母也不要太着急,找准孩子拖拉的类型,分析拖拉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相信孩子一定能逐渐改善,提高做事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