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是志願者丨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個炸彈

我是志願者 王寧 來自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我叫王寧,是湖北中油環保支援武漢志願團隊領隊。1月29日,正月初五,我們12個人開着五輛醫廢車,帶着10萬個醫廢垃圾袋從襄陽來到武漢,支援醫療廢物處理。

我們運走了火神山醫院第一車醫療廢物

裝醫療廢物的專用桶是明黃色的,顏色很亮、很暖,裏面的東西卻充滿危險。我們這個行業是"非典"後發展起來的,幹這行8年,我很清楚醫療廢物處理是整個防禦戰線最後一道關卡,必須把它解決好。

不及時清運、處理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範圍的病毒擴散或感染。

需要我們這樣專業的人來幹這個專業的事。

援漢志願者: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炸彈

武漢這兩天街上車開始多了些,從襄陽來的那天一路幾乎看不到車,看不到人。醫院的醫療廢物卻多得感覺運也運不完。

當時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嚴重得多。我們負責定點轉運的醫院,醫療廢物暫停間不到半天就"爆倉",而醫療廢物停留的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

武漢幾個處置點當時也是超負荷運轉,車都會排長隊,短則半小時,長則兩小時,排隊等車的時候,我們經常靠着車窗就睡着了。

運送的廢物中除了醫護人員防護服,還包括病人的衣物、盒飯、嘔吐物等。

我們算得上是除了一線醫務工作者之外,離傳染源最近的羣體之一。醫生、護士分類把它們裝在醫廢垃圾袋內,運到暫存間進行二次包紮,再放置進垃圾桶內。在不少醫院,這個醫療廢物暫存間離醫院太平間是最近的。

援漢志願者: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炸彈

害怕,但不頂上去不行,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以前很多人不瞭解我們這行,但是我們自己開玩笑說,抱着醫廢桶的時候,跟抱一個炸彈沒有區別。

疫情期間,很多人逐步意識到了醫療廢物的危害性,知道醫療廢物需要及時處置。對於我們這個行業來說,社會的認同度會高了一些,這讓我很欣慰。

火神山醫院產生的第一車醫療廢物是我們清運的。有一次轉運途中,趕上幾十臺救護車拉着重症病人往火神山醫院去。我們把車停在旁邊,大家在車裏都靜靜地,沒人說話,就看着。

剛開始怎麼運也運不完,着急

剛開始,五輛車,每個人都是一天12個小時以上的工作量,最多的時候有的醫院跑了16趟。一臺車可以裝18個週轉箱,由於運輸車沒有電動升降尾板,裝卸這些醫廢垃圾桶只能兩個人配合着扛,一個人上面拉,一個人下面抬,

每個桶四、五十公斤,裝滿的桶有時候會達到七、八十公斤去扛去拽。

一天干完,胳膊、腰,都感覺酸得不能動了,回去都能"秒睡"。

援漢志願者: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炸彈

量大的時候,週轉桶緊缺,桶裏裝得滿滿的,桶蓋蓋不上,我們不得不直接上手摁袋子,就怕袋子破了會很危險。有次比較急,車下的人往上抬,桶一下子傾斜,砸下來,把防護服都刮破了。

我們把醫廢週轉桶拉回處置廠,處置點進行高溫焚燒或蒸煮,再將殘渣固化填埋。

援漢志願者: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炸彈

每天志願服務結束,我們還要花挺長時間消毒。這步非常關鍵,省不得。

高峯期的時候,醫療廢棄物增加的速度比處理的速度大得多,覺得怎麼運也運不完。大家那時有些挫敗感,還提出來說,在卸車環節能不能協調一下,省下來時間可以多跑幾趟,多拉一些。

生日願望就快實現了

二月底,能感覺到醫療廢物量明顯下降。原來每天得拉五趟,現在拉兩趟就夠了,有時候連一車都裝不滿。各大醫院基本實現日產日清。之前的挫敗感都沒了,這時候很有成就感。我的生日願望,很快就能實現了。

2月28日,我在武漢度過了自己32歲的生日。

老婆、孩子給我發了一個小視頻,是老婆拉着孩子給我唱的生日歌。

到晚上11點多,生日都快過去了,我才能打開手機看。大晚上的,給我看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出來這麼久,這個時候沒能陪他們,還是覺得很愧疚。

團隊裏,彭洪波到武漢後沒幾天,就得知在襄陽的妻子確診了新冠肺炎,孩子也因爲密切接觸被隔離。我們和他都非常擔心,但也知道,自己如果從武漢回去也要隔離,怎麼樣都無法陪伴、照顧家人。而武漢也需要我們。

我那天的生日願望和現在的願望一樣,希望疫情能夠儘快結束,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回到自己家人身邊,過上正常的生活。

感覺願望快實現了。

援漢志願者:扛着醫療廢物桶就像抱着炸彈

我們這批人會堅持到疫情結束。到時候,襄陽也快到喫小龍蝦的季節,我們回去要好好聚一聚、喝兩杯,不要再喫方便麪了。有一陣忙,趕不上飯點,連續喫了一個星期泡麪。我們開玩笑,說在武漢這段時間把一輩子的泡麪都喫完了。

來源: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微信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