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到,車市各種總結和新年規劃都被提上日程,從現在看,明年各個品牌銷售網絡的擴張之路還會繼續,“腥風血雨”看起來要比今年更猛。不過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和車市增速在逐年放緩,經銷商庫存指數高企也是擺在車市中人眼前硬邦邦的坎,汽車投資人還想要在這上面撈到跟以前一樣好的“着數”,現在看是很難。

跟現在暫時佔據主流,希望搶到更大市場份額的“勇敢派”不同,有些汽車投資商已成爲有點悲觀又很迷茫的“觀望派”,他們在拿到某個品牌的廠家授權後,並沒有立馬着手建立4S店,猶豫再三。

是什麼苦逼原因?

目前這些被投資商列入暫緩投資名單的苦逼品牌,比較多是在中端細分市場,一方面,這些中端品牌現在還沒有賣得很火的車型來支撐市場;另一方面,這些品牌目前4S店太多,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算了又算的投資商不想踏進來。

少數豪華品牌也陷入這樣的困境,在他們高歌全國銷量出現倍數增長,然後大張旗鼓想要擴充銷售網絡時,投資商給了他們一盆大大的冷水。箇中原因主要是,之前其他豪華品牌已經積累了相當大一部分市場,這個品牌在本地市場的保有量一直不夠,而心急的廠家爲迅速佔領市場又一直加重任務量,投資商心想着肯定喫不消,那不如不幹。

此外這些對車市謹慎爲之的“觀望派”同時受兩大環境因素影響。

第一個,整體成本的上升。驅使投資商前行的一直都是利益,現在車市增速放緩,車商利潤下滑,4S店的成本一直馬不停蹄增加,這讓經銷商們叫苦不迭。光是土地租金,4S店成本少則也要近十萬,人工成本也是杆杆往上升,員工們對工資的要求跟以前相比老高了,再加上水電費物業費等各種財務支出,在一些一二線城市,一家中端品牌4S店每月成本也要上百萬。經銷商們心裏OS只能是,賣車一直在虧損,售後能彌補多少?成本這麼高還那麼積極建店做什麼呢?

第二個,汽油車與電動車變數太大了,4S店還有未來嗎?

既然成本高了,那就得降低成本,而汽車超市和汽車大賣場這兩種形式看起來都是不錯的,品牌授權備案取消後,現在有些汽車超市或汽車大賣場其實已經開始在一些區域市場發芽。

而我們來算算成本,第一,這兩種模式的土地租金可省去不少,如果只是汽車超市,各個品牌分散而獨立的售後服務區可以整合爲一個大服務區,投資商需要的整體佔地面積就低了,租金成本自然低很多。第二,如果零配件壟斷放開,投資商在售後維修方面的利潤就加大了。即使不放開,一些常規維修和保養項目也可以在綜合服務區完成,這又爲投資商減少很大一部分成本。有車商悄悄對小編說,如果一家4S店完工後進入利潤期需要3年,一家綜合超市只需要1年多,那精明的投資商們幹嘛不做呢?

近日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未來電動汽車普及後不再需要4S店,也沒有4S店的概念,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可能一半以上的汽車銷售來自於網上。

劉強東認爲,一旦電動汽車普及之後,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可能一半以上的汽車銷售來自於網上。劉強東還說道,未來電動汽車根本不需要4S店,也沒有4S店的概念,進入電動汽車時代,就像買一臺電腦主板壞了換一個主板,顯卡壞了換顯卡,硬盤壞了換硬盤就好了,都是組件化、標準化、模塊化。

在去年7月1日《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之後,汽車銷售不再必須要汽車品牌商授權,汽車超市、汽車賣場、汽車電商等將會成爲新的汽車銷售形式,比如蘇寧的汽車超市,天貓的汽車自動販售機,都是以往不曾出現的購車方式,這與傳統的4S店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於售後與服務,不過現在的汽車還離不開售後,劉強東也說到,未來電動車普及後售後就變得不再重要,換零件不再需要專門的維修人員才能操作了,但汽車是一件複雜的工業品,還是大金額商品,關於買車賣車的糾紛多不勝數,事故車、運損車、試駕車、調錶車等隱瞞出售也是屢見不鮮,汽車的銷售是否會像網購一樣還說不準。

大型汽貿集團轉讓股份,說明什麼——缺錢!

今年以來,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連續月度負增長,汽車流通行業整體跌入寒冬。就在一個月前,另一大汽車經銷商巨頭廣匯汽車服務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廣匯汽車,600297.SH)已經被中國恒大集團(03333.HK)成功入股,不久之後,業內又傳出龐大集團正在與另一大地產巨頭寶能集團商談收購事宜的傳聞。這讓業界不禁感嘆汽車經銷商的生存之艱,甚至到了“不得不伸手向地產商要錢”的地步。

8月9日晚,龐大集團發佈公告稱,天津五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公司約5.51%股份。截止本公告日,上述股份尚未過戶。在五八車服上述5.51%股份交易的基礎上,五八車服有意自本公告起未來12個月內繼續通過擬轉讓等方式增持公司總股本5%以上,不超過9%的股份。

爲了走出財務困境,龐大開始出售旗下資產。

今年5月份,龐大集團公告稱,公司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洛陽奔馳與廣匯汽車簽署《收購協議》,轉讓旗下5家奔馳4S店(赤峯奔馳、德州奔馳、唐山奔馳、邯鄲奔馳、濟南奔馳)100%的股權,轉讓價格定爲12.53億元,預計可以爲公司回籠6.16億元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這5家4S店均爲龐大集團旗下最優質的資產。去年龐大集團共計實現淨利潤1.94億元,其中赤峯奔馳等共計貢獻了淨利潤的56%。

6月25日,龐大集團又向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旗下5家4S店45%的股權,交易價格爲3.2億元,預計帶來2.17億元的收益。

隨後,在8月9日,龐大集團再度出售旗下4S店回籠資金。公告稱,龐大集團將向中升集團出售旗下9家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價款擬定爲10.9億元,預計帶來收益約爲4.6億元。

短短3個月的時間,龐大集團連續“瘦身”。

值得一提的是,5月初次出售資產時,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還強調,龐大集團不缺錢,只是認爲資產價格合適,所以便進行了出售。但是到了8月份第三次出售旗下資產之後,龐慶華終於向媒體承認,公司目前資金較爲緊張。

9月24日,中國恒大集團斥資百億入股廣彙集團,獲得後者40.96%的股權,併成爲廣彙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廣彙集團旗下的廣匯汽車在 2017年以1607.12億元的營收排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佈的“百強經銷商集團”之首,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大汽車經銷商集團。

入股廣匯汽車被視爲恒大跨界進軍汽車業的重要一環,但也透露出廣匯汽車“缺錢”的窘境。2018上半年,廣匯汽車營收781.5億元,同比增長11.19%,歸母公司淨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5.22%,但扣非後歸母公司淨利潤18.48億元,同比下降12.03%。值得注意的是,廣匯汽車近年來業績暴增的一大原因是大規模的併購擴張,其先後收購了寶信汽車、大連尊榮和深圳鵬峯等公司,這都爲其“錢緊”埋下了禍根。“都缺錢。”

與此同時,排名第一的經銷商廣彙集團的財務狀況也面臨較大壓力。2017年,廣彙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64.4億元,較2015年上升67.98%。但是在營收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廣彙集團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卻嚴重下滑,2017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2億元,僅爲2015年的五分之一。

不過今年上半年,廣彙集團的歸母淨利潤已經回升到5.9億元。其中,佔廣彙集團總資產53.71%的廣匯汽車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5.22%,但扣非後淨利潤依然下滑,僅爲18.48億元,同比下降12.04%。

對此,汽車分析師鍾師向記者表示,國內大經銷商前些年可謂“高負債、快發展”。在門店數目不斷增加,營收上升的同時,其現金流的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隨着這兩年汽車行業的逐步飽和,問題也開始逐步浮現。

“國內相當一部分的汽車經銷商的資產負債率非常高,70%以下的負債率已經相對較低,許多經銷商都達到了80%甚至90%。在前些年光景好的時候都可以接受,但是局面一旦惡化,銀行緊縮銀根,問題會很快暴露出來。”

還有幾個苦逼問題

好了,各種因素作用下,汽車投資就進入十字路口,是要繼續緊跟廠家步伐擴張爭搶,還是觀望觀望等待其他時機?迷茫的投資人嘩啦啦站成了兩種立場。而現在哪種方向才更正確?只有神奇的天知道。

不過有了這兩種立場,問題就又來了。前進或者觀望其實更大程度上需要廠家來主導,而廠家現在大多還是繼續擴張,那投資商就要問了,現在到底車市的發展潛力還有多大?是不是還有足夠的空間來消化這麼多產能?廠家這麼大手筆稀里嘩啦授權一堆經銷店,擴充速度是不是合理?

可惜這些問題都不是那麼容易想清楚的。空間有多大?誰都沒法明確告訴你。今年預計車市負增長,也就是說,機會和挑戰並存,就看哪家搶先得到機會。不過也有車商憂心忡忡,在他們看來,現在承擔主要汽車消費力的一二線城市市場已經差不多飽和了,雖然三四線城市消費力慢慢旺起來,但這些城市要承擔起汽車的主要消費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明年各種形勢又會更加複雜,能增長多少?還有兩位數?當真不好說。

而在這樣增速放緩、庫存壓力又老高的情況下,現在廠家這種擴張速度就是“頭腦發熱”了,繼續下去同個品牌經銷商們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大,爲了完成任務,經銷商們就只能越賣越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總之現在是一個問題連着另一個問題,汽車投資人進入迷迷茫茫不知所措階段,要前進還是保持觀望?誰解答一下?

缺錢的背後,是中國汽車經銷商面臨的普遍困境,即傳統汽車經銷業務日趨衰落,必須抓住機遇實現戰略轉型。

在經營多元化時代,汽車經銷商集團不能和以前一樣以“賣車”業務爲核心,需要挖掘新的服務,提升盈利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