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爲辦事羣衆提供服務

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旭永特約記者滿自文魯昀文/圖

永登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闢綠色通道,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工、未成年人、軍人軍屬等特殊羣體,減免審批手續,及時給予法律援助。

11月28日,走進永登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佔地380平方米的大廳內寬敞明亮,填單臺、休息等候椅、飲水機、報刊架一應俱全。這裏,“12348”專線、法律援助受理、人民調解接待、律師值班及司法鑑定集中辦公,工作人員耐心爲羣衆提供零距離、全程免費服務。該中心開闢綠色通道,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工、未成年人、軍人軍屬等特殊羣體,減免審批手續,及時給予法律援助。

談起該中心的法律服務,從浙江來永登務工的徐先生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說:“今年2月,我因爆破作業造成雙眼重傷,縣法律服務中心幫助我進行勞動能力鑑定,並委派律師事務所幫助我通過司法程序獲取賠償金58萬餘元。”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永登縣司法局整合律師、公證、法援、社矯安幫和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組建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將公共法律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基層,送到羣衆家中。經過一年的努力,該縣在16個鄉鎮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10個村(社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構建起了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覆蓋的服務新模式。該中心成立一年來,分流各法律服務機構承辦案件2940件,承辦法律援助案件746件,鄉鎮、村公共法律服務站(室)調解矛盾糾紛1595件。偏遠山區羣衆遇到婚姻家庭糾紛、勞務糾紛、損害賠償糾紛等,到村、社區工作室第一時間就能得到調解。較爲疑難的法律問題,到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就能得到幫助,或者通過遠程視頻,與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法律服務人員共同解決。村、社區工作室公示律師志願者電話及服務場所,羣衆可通過“12348”諮詢電話與“一村一法律顧問”律師志願者即時通訊,確保諮詢羣衆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此外,該局還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縣法院、縣信訪局、縣看守所、縣勞動監察大隊設立服務點、法律服務崗,積極引導羣衆到相關窗口或其他行政部門依法依規辦事。今年1月,苦水鎮18名農民工在務工過程中遭遇企業欠薪,案件移交到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後,中心值班律師張斌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完成了調查取證和立案工作。最終,18名農民工拿到全額工資21萬元。

永登縣司法局負責人說:“將公共法律服務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做好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爲維護社會穩定貢獻力量是我們司法工作者的職責。公共法律服務前置,暢通了羣衆尋求法律服務的渠道,調動和激發了法律服務執業人員爲民服務的積極性,法律服務案件較同期平均增長35%。”

法律服務進鄉村,法制服務要先行。該局編印了《社區學法讀本》、《鄉村學法讀本》、《法律援助及農民工維權手冊》,送法治文藝節目下鄉,每月定期組織中心工作人員深入山區和車站、廣場、工地、集貿市場等開展法治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等便民服務,被羣衆親切地稱爲“流動的公共法律服務大廳”。該局還建成法治宣傳一條街、法治文化公園、鄉村法治文化廣場和法治宣傳固定專欄,建成警示教育基地,舉辦法治書畫展,拍攝製作法治微電影投放網絡。在公交車、出租車和社區樓宇張貼“12348甘肅法網”二維碼,讓不同地方不同職業不同層次的人隨時隨地感受法治文化,接觸法律知識,在全縣範圍內營造了學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